课题 
 | 9 黄山奇石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 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 
教学 
重点 
 |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能用“像”说写句子。 
 | 
教学 
难点 
 | 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 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受黄山石的有趣、千奇百怪。 
 | 
教具 
准备 
 | 教学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观看图片,揭示“奇” 
    1.(课件出示2)(出示介绍黄山风景区图片。)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黄山奇石) 
    题目中你觉得哪个字要读重音?(奇) 
    3.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 
 | 【设计意图:出示关于黄山的风景图片,在美丽的风景中,不知不觉走入文本,喜欢上黄山这个地方。】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3)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4)  
  nán  bù  xiē jù   wèi   měi   shēnɡ   shǎn  ɡǒu  
   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 
       闻名 风景区 南部 秀丽 神奇 尤其 著名 形状 巨石 
      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④教师指正:“闻”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天都峰”中的“都”读“dū”。 
(3)识记生字 
①组块识记: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复现认读,然后再用这组词连词成句。 
②形近字辨析,拓展识记:如“区、巨”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 
③图文结合识记:“仙”可以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仙女”等画面。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师指正: 
本课有许多轻声词,要关注轻声的读法。比如,“望着翻滚的云海”要避免出现“着、的”不轻且拖音的读法。 
关注重音。比如,“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其中的“尤其、极了”要重读。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课件出示6)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 
     (课件出示7:4块: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为什么写黄山奇石?(奇、有趣。)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8)田字格课件: 南 部 些 巨 位 每 升 闪 狗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 
(板书:南、部、巨) 
    (课件出示9):“南、部、巨”田字格课件。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勾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部”:左右等宽,左边的“立”大“口”小,“立”下横从横中线起笔,右端过竖中线,“口”右侧紧靠竖中线,“阝”共两笔。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许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山河的古诗。(课件出示10) 
指导朗诵: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设计意图:课文的初读,要读正确,流利,读准字音,读准轻声和重音。】 
【设计意图:书写的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观察,到范写,再到临写,姿势、书写的位置,笔画笔顺的精准掌握,细致入微。】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看拼音,写汉字 
nán bù      xiē     jù          wèi    měi    
 (    )  一(  )  (  )大 一(  )  ( )天 
2.组词 
升 (     )(     )(    ) 
闪 (     )(     )(    ) 
狗 (     )(     )(    ) 
3.许多诗人都爱写关于山的诗,其他诗人是怎样描写黄山的呢? 
 | 
参考答案: 
 闪(     )(     )(    ) 
    狗(    )(      )(     ) 
 (元) 汪珍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  
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的形状,并写一写。 
 | 
教具 
准备 
 |  教学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千奇百怪,形态万千。今天我们就在课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12)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课件出示13)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出示13)奇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1.看图,(课件出示14)(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 
    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2)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3)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 
    2.指名读第一段:(课件出示15):第一自然段。 
    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 
    ⑴ 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①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课件出示16)(看地图) 
    ②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③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闻名”是什么意思?(非常有名)“中外”指哪里?(中国和外国,指全世界。)(板书:闻名中外) 
   (2)指名读第二句: 
    ①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②在这秀丽神奇的景色中,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石”最有趣?(尤其)“尤其”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特别、非常……)(板书:秀丽神奇  尤其) 
   (3)老师领读第一自然段,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16图文):仙桃石。 
(1)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 
    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 
   (2)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仙桃石)为什么叫仙桃石?看图: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能看清吗?为什么不能清楚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仙桃石。(板书:仙桃石) 
   (3)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启发学生想象。) 
 “仙桃石”的神奇就在于: 
    ①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 
    ②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 
    ③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仙桃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4)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的呢?(启发学生想象)(也许王母娘娘在开蟠桃会的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 
    过渡:那么第二块奇石又是什么呢?课文又是怎么描述它的?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图,(课件出示17):“猴子观海”石图文 
(1) 这块石头像什么?它落在什么地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 陡峭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和课文插图,看看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翻滚的云海”。 
仔细观看图片上“翻滚的云海”再联系生活,说说“陡峭”是什么意思?(直上直下的岩壁,下面是深深的山谷。)  
从书中画出表示猴子“观看云海”动作的词。(抱、蹲、望。) 
    (2) 猴子抱着什么?(腿)它蹲在什么地方?(山头) 
    (3) 怎么样的蹲着?(一动不动。)它在望什么?(翻滚的云海。) 
    (4)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启发学生想象。) 
云层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这美丽的景象,把猴子看呆了,它从来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色,所以它一动不动。 
   (5)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观海)(板书:猴子观海) 
    6.指导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四、五自然段。(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18):“仙人指路”石图文。 
第三块奇石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这块奇石叫什么?(“仙人指路”)  为什么说它更有趣?(板书: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一样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谁能把这幅图画出来?(让学生想象画图) 
   (2)指名读第五段。(课件出示19):“金鸡叫天都”石图文。 
    ① 这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几块巨石像什么?(雄鸡) 
    ②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巨石呢? 
  (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③ 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金鸡对面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著名的天都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打鸣,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板书:金鸡叫天都) 
    7.齐读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20) 
   (1) 这段主要写什么? 
   (黄山奇石很多。) 
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3种) 
(课件出示21图片):仙女弹琴等奇石。 
   (2)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 
  (指名让学生想象、试说。) 
(3)“仙女弹琴”后面是什么号?(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叫出名字的石头都数不清,那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就更多了,正等着你们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四、观图联想,写“奇”。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课件出示21)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有趣的名字想象奇石的样子,用“像”描述它们的样子。 
示例:最有趣的是“仙女弹琴”,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美丽的仙女,坐在一架钢琴旁正弹得入迷呢! 
    五、总结全文。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黄山给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起更好听的名字。大家说好不好? 
 | 【设计意图:先初读整体感知,再具体细致地分析重点片段,教学整齐划一,不零散。】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和自身积累,理解词语意思。】 
【设计意图:“仙桃石”神奇在什么地方?训练学生从文中搜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设计意图:理解重点词语“陡峭”,观看图片、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来理解。】 
【设计意图:这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了另一个教学重点“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 】 
 | 
板书 
内容 
 | 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尤其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填空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      ),落在(    )的石盘上。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   ),就变成了一只(     )的雄鸡。 
2.用以下词语说一说黄山奇石。 
……好像……        
 ……真像…… 
3.读读下列词语,选选说一下你见过的景物。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著名 闻名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 
 | 
1.大桃子 山顶 
  巨石  金光闪闪 
2.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着远方。 
3.安徽黄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今天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 
    课件的使用恰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课文内容,在情景导入、奇石探究、课文朗读等方面适时使用了课件,效果较好。如在欣赏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块奇石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另外,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产生了对黄山 “奇石” 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不足之处: 
感情朗读有些欠缺,今后,在课文的朗读上下些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