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通过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楹联诗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2.阅读短文,认识十二个月花名。 
 | 
教具 
准备 
 |  教学课件等。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读一读,记一记。 
 板块二:日积月累 
    (一)诵读名言佳句(课件出示9)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佳句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施”前鼻韵母“信”,整体认读音节“欲”。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俗语读正确,引导学生注意“不”字的变音。 
  (3)理解句子:(课件出示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或东西, 
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指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不用圆轨和直角尺就画不 
出圆形和方形”,用来比喻没有规章制度就使人无所遵循,就办 
不成事情。 
  (4)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三、我爱阅读。 
板块三:我爱阅读 
     1.读通顺儿歌《十二月花名歌》(见教材P27)(课件出示11)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儿歌读通顺。(板书: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的“正”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ēng”。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十二月”指的是农历,“冬月”为农历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 
(课件出示12—15:菊花、芙蓉花、水仙花、腊梅花图片) 
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姿百态:就是花儿千姿百态的意思,文中指菊花各种各样,千姿百态。 
   正上妆:本文指芙蓉花在十月开得正旺盛。 
   案头供:是指水仙花在十一月开得正好。 
   斗冰霜:指腊梅花在寒冬腊月天开得最好看。 
3.思考问题。 
    儿歌中分别介绍了1—12月每个月的哪些代表花名? 
     读儿歌,从文中找出答案: 
     一月山茶花,二月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茉莉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水仙花,十二月梅花。 
4.读出节奏(课件出示16)重点读好:“牡丹、榴、茉莉、芙蓉”等。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5.读出韵味。 
  (1)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读。还可以两人合作读。 
  (2)重点读好:“牡丹、榴、茉莉、芙蓉”等。 
  (3)还可以两人或小组表演读。 
 | 【设计意图:“日积月累”部分要在读通顺、读正确的前提下,理解词句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或者运用,就容易了。】 
【设计意图:读儿歌,也要先读好,理解透彻的基础上熟读,了解各月代表的花名及其特点。】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名言佳句,学会了读和演儿歌。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  | 
板书 
内容 
 | 语文园地二 
对联  《十二月花名歌》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课下搜集关于花名的词语。 
 
   2.填空。 
   正月(  )满盆开,四月(  )国色香 
  (     )芙蓉正上妆,(   )水仙案头供。 
   3.搜集一下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 
    
 | 
参考答案: 
1.描写花名的词语:梨花、杏花、兰花、月季、芦荟、茉莉等。 
2.山茶 牡丹 十月 冬月 
3.示例: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查字典”重点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以“狐”为例边查边介绍步骤和方法,学会方法后当堂练习查字实践。同时再展评时,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查字典的积极性。 
2.本课积累了一些对联、儿歌,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不足之处: 
教师讲解得有些多,学生自主练习得少。练习题适当地引导是必须的,但是应该以学生的练习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