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 
板块 
 | 教学关注点 
 | 
 | 语文要素分解 
 | 教学策略设计 
 | 课外拓展链接 
 | 
琥珀 
 | 精读 
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 围绕“推测”和“依据”,引导学生对琥珀形成的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探究,从而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  央视“走近科学”栏目 
《琥珀的诱惑》 
《琥珀物语》作者:王文利 
《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作者:邢立达 
 | 
飞向蓝天的 
恐龙 
 | 精读 
写下不懂的问题,记录、梳理并试着解决。 
 | 学生先提问,先质疑,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汇总、筛选、整理,保存最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好”问题。“问——思——讲”构成本课学习的主线。 
 | 由“资料袋”引申开去,走向遥远神秘的恐龙世界和妙趣无穷的动物天地。 
推荐:纪录片《飞向蓝天的恐龙》,对比阅读《恐龙在我们头上飞》,网站有“恐龙网”“自贡恐龙博物馆”等。 
 |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 精读 
提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 前沿科技,术语难懂。教师应鼓励学生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从而理解纳米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影响。 
 | 综合实践课程:身边的纳米技术(电子小报) 
读写结合想象作文:《我设计的纳米》 
有关纳米的绘本和科幻故事书 
 | 
千年梦圆在 
今朝 
 | 略读 
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 综合运用前三篇文本积累的学习体验,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 
建议学生查找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增强自豪感、荣誉感,还可以搜寻、讲述实现航天梦背后的故事,获得感性认知。 
 |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之《白昼流星》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纪录片《辉煌中国》 
 | 
口语交际 
 | 1.阅读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如: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第6课 习题二)——学习“科普知识”,更要学习“如何介绍科普知识”。 
2.口语交际课的“说新闻”活动,引导学生用清楚、连贯的话准确传达信息,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 
习作 
 | 1.发挥“奇思妙想”,创想一种神奇的东西; 
2.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这个神奇的事物; 
3.听明白同学的建议,采纳你认为合理、可取的进行修改。 
 | 
语文 
园地 
 | 1.前置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即在课文学习之前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方法,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2.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项事物,一种方式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随机迁移,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另一种方式是学文之后集中进行习作指导与专项训练。 
 | 
快乐读书吧 
 | - 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是本册教材“科普”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和巩固。
 
 
 - 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而且可以反复练习课上习得的提问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阅读科普作品时,遇到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自主解决;对于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建议查找最近的研究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紧追科技发展的崭新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