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必修2] (教案一)综合探究二: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备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合探究二: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探究活动目标】
1.结合劳动、创业等问题情境,能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创新发展的价值,能够清晰了
解自主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能够对劳动、创业、经营中的不同价值观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选择。
3.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一-结合劳动、创业等问题情境,能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创新发展的价值,能够清晰了解自主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科学精神一使学生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教学重点
1.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2.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3.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
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大家知道在小康之路上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吗?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探究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播放视频:《匠人精神》宣传片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0815461f68aeaa52cfb0900b64b9bfc8.png
  一、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中所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弘扬劳动精神有利于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个21世纪的劳动者我们该具备哪些劳动者素质?
创新能力、承担风险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对创业者来说都非常重要,还有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8a1efa87f3b7fc6b289073cab835bc41.png
(知识点讲解清楚之后,利用课本的练习进行巩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1、搜集劳动者的故事,分析劳动精神的内涵,说说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
优秀劳动者,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他们用劳动填补了技术空白,用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和成就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交流对劳模谨慎和工匠精神的认识
劳模精神: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所坚持坚守坚定的基本信念、价值追求、人生境界及其展现出的整体精神风貌。
工匠精神: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好的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精神风貌。
探究二: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饮用水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渤海湾生态环境治理、长途运输货车大气污染治理、农村农业环境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深度转型,将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开启新的征程。
有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
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轴相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反而会助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会带动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拓限科技和经济发展空间有助于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内需增长;带动绿色制造业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还能驱动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同时,经济发展能够为生态补偿、生态治理修复等提供坚实物质保障。我们要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8e35adec8b5c2760874cc5bcfb95d45e.png
(知识点讲解清楚之后,利用课本的练习进行巩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1、结合材料,分析评价三位同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并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学生甲追求时尚可以理解,但是总是购买新款手机一则容易形成攀比心理,二则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学生乙注重实用性、稳定性,不跟潮流,确实有必要才换手机,这是一种理性消费的心理;学生丙注重勤俭节约,同时兼顾家庭消费和文化消费两个方面,也是一种理性消费的表现。
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探究三: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
播放视频:《权威解读!“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何花落浙江?》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应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子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措施,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消除贫困是一场久久战役,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积极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39c9626c98837293375e3090a42cd8cd.png
(知识点讲解清楚之后,利用课本的练习进行巩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1、该村的做法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该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脱贫的基础条件得到保证;
该村重视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注重培养村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脱贫得到了人才保证;
该村根据自身特点,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引领,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特色经营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了全村脱贫。
2、借鉴该村的脱贫经验,请针对某一贫困地区的情况,就如何实现脱贫提出建议。
该题具有开放型,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特色产业、资源利用、教育、交通、运输等角度提出建议。
【课堂小结】

97385002535a9111a8385d51f1ad914f.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5:42 , Processed in 0.76096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