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计2757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为核心内容,探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的价值等。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z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课围绕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哲的产生、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展开,属于哲学本体论的知识。
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意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介绍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在中国发展,并有力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
【教学目标】
  •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著作。
  •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相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准动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准动工作?
师: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新课讲授
  • 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探究问题: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有何意义?为何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经验教训?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阶级基础)

6d89362a0f04bf864960bb5a9c005223.png
这些工人运动失败了。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探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9e631030f9f1392461c624eb4ee40f80.png

d2d8af1f4cde4fa8b2472301e30576b8.png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理论基础)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三大自然科学
探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这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生物有机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表明一切生物有机体之间都不是各自孤立、彼此无关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生物进化论——说明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也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在自然界本身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科学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学币店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实践论》
探究问题: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 ②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
  • 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马克思是对的之一
探究问题:视频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马克思是对的之二》
探究问题:视频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探究活动图示《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

0518ecc0c3c2685862ccd07b91306428.png
探究问题:我国党的指导思想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与时俱进
  •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 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他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探究活动阅读《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探究问题:结合马哲的基本特征分析李大钊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探究问题

bde2bd82f8dbc6e7d73644489dd82795.png
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探究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没有幸负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毛泽东思想
形成、地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精髓:实事求是。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贡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作用: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本课小结:

a3079007feefce79fee2f92e2c621345.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12 , Processed in 1.48512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