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2.2运动的规律性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2647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运动的规律性(一)课标要求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评价社会现象。
公共参与:能够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自觉性。.
(三)学习目标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理解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议题设置
总议题: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分议题: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看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六)教学过程
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
我们要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一定要摒弃过去那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的讲话
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讲话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讲话
——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2019.12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习语堂间 ——活动设计
总议题: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分议题: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看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关系
探究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教师活动:1.设置问题

1f78654063ab7590e40b2c042a6552d7.png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是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教师活动:2.设置问题

97ab31cec4bb30d07d632c2300c1af06.png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习语总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探究二:规律的客观性
教师活动:
  • 播放视频《中国科研团队传捷报!新冠病毒疫苗已开始试验,最快4月进入临床》
  • 设置问题:科研团队是根据什么进行研究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三: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习语过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
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2016年8月24日,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探究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师活动:设置问题

b9b3d70e4a7e038aa7dca1aee6ee3f28.png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习语总结: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探究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师活动:设置问题

6a802896dce04b16133cd1872fc1ccb7.png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五: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习语总结: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对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大大提高,要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注意协调,力争最大综合效益,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各地区各部门要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坚决按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原则办事,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课堂小结及课外拓展:结合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分析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
3、习语生声 ——升华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我们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从而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4、资源链接
1.视频:中国科研团队传捷报!新冠病毒疫苗已开始试验,最快4月进入临床。
http://3g.163.com/v/video/VU489ISOB.html
2.书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3.新冠肺炎战疫情系列节目(来源:央视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03 , Processed in 0.74430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