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2616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三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讲述矛盾的观点。第三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包括三目。
第一目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述矛盾的概念及矛盾的基本属性,领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目矛盾问题的精髓,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第三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阐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本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 (1)了解矛盾的含义。
  • (2)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观点,了解并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科学精神:学会辩证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事例,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分析问题公共参与:在统一要求或指导下进行个人参与活动。抓住参与中的主要问题,结合自身与社会实际进行公共参与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教学难点】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落幕》
  • 思考: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十分明显,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学生讨论:
  •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目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

第一幕: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
议题一:

6fdb37ede85251643df446e8788db09c.png
  • 探究活动一:出示图片《中国和美国)


探究问题:你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学生讨论回答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中美之间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合作: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国际环境,管理全球经济,反对恐布主义等等。冲突:中美又在人权、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上又出现冲突。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矛盾
  •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1、矛盾的含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对立统一就是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吗?(×
对立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探究活动继续探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中美之间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
合作关系——统一属性(同一性)
冲突关系——对立属性(斗争性)
教师总结:斗争性和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统一性
(2)斗争性:对立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      如: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高,也无所谓矮;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小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探究问题: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我国要打造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内循环和外循环强调的内容是否相同?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内循环主要强调通过扩大内需,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国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循环主要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内循环与外循环强调的内容不同。这体现了内循环与外循环作为矛盾双方,强调的内容不同,即矛盾双方存在差异和对立,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 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
  • 你能列举出我们生活中存在着的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吗?
  •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教与学;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善与恶、福与祸、自由和纪律、战争与和平、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和意见的分歧,思想领域中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分解与化合。
注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是一回事吗?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拜登: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但中美将有激烈竞争》
探究问题: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3cfcc2cdb5fd75ab1f86bf1ed6b6fbbd.png
继续探究: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表现会不会趋同?中美之间会不会完全没有竞争、冲突、对抗关系?

043f574fa6aa5bdd0a4892699da8ce95.png
继续探究: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毫无任何关联,毫无任何合作,中美之间还会有冲突吗?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不会,如果中美之间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毫无任何关联,毫无任何合作(不存在同一性),那么双方就没有利益关系,不会发生任何冲突(不会有斗争性)。
结论: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即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继续探究: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表现如果完全一样,不存在差异和区别,双方还会不会合作?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不会,表现如果完全一 样, 即不存在互补关系,那么双方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也就是不存在斗争性,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不存在同一性)。
  • 结论: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发展的实质:
  • (3)二者的关系:
  •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联系:
  •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比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e189ebe1599a9bad2afe0855d24e3be0.png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方法论: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本课小结:

855ba6c23422f9ab394a9dc72eb1f834.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07 , Processed in 0.76558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