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2)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通过三个问题,揭示思维的特征。
(1)我们是如何理解无法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现象的?思维具有间接性。
(2)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总具有高或矮、直或曲、粗或细、阔叶或针叶、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青等个性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质茎干植物。
思维的概括性。
(3)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思维具有能动性。
学以致用:小明的妈妈是医院的化验员。一天,小明来到化验室做作业,做完后想出去玩。“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你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使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吗?”爱动脑筋的小明,是学校里有名的“小机灵”,她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
小明是如何做到的,这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
做法:将第二个杯子中的水倒入第五个空杯中,并放回原处。
特征:①思维具有间接性。小明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体现这一点。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小明没有从表面上去思考,而是抓住了题目的本质要求,保证“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
③思维具有能动性。小明积极开动脑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 区分广义和狭义思维;
对现象和本质有所了解。
积极思考,分组讨论
| 通过讲解,去把握狭义思维
感受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思维的特征
通过具体事例加深对思维特征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