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选必3] (教案一)9.2把握适度原则 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把握适度原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预测与选择: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状态以及适度原则要求。
2.辨析与评价:适度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状态以及适度原则要求。适度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2.公共参与: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教学重点】适度的含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教学难点】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过犹不及》
思考: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解决问题要把握适度原则!
新课讲授
议题:1.以存在的条件,探析对的理解
2.猴子种葡萄的故事我什么启示?--把握适度原则
3."华为精神 给我们什么启示?-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
议题一:以存在的条件,探析对的理解
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存在的条件》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0-100"C这个幅度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100 C这个温度范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 C或100 C )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的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者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 适度的含义
1.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
(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2)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3)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4)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笨人吃饼》
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什么?什么是适度?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2.什么是适度?
(1)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2)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3)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2.掌握适度原则
(1)思维适度原则: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
(2)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议题二:猴子种葡萄的故事我什么启示?——把握适度原则
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猴子种葡萄》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一棵葡萄苗直接插进了河里,结果葡萄苗被淹死了。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苗施肥料,就说:哦,原来种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苗施更多的肥料,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苗直接栽在了粪堆上, 结果葡萄苗被烧死了。猴子一脸困惑,不知问题出在了哪里。
探究问题:请你帮猴子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过犹不及!
二.掌握适度原则
1适度的目的: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2.适度原则的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3.适度原则的要求:
议题华为精神给我们什么启示?—— 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
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猴子种葡萄》
探究问题:请你帮猴子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华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积累知识,永不停步,把握时机促成质变!
4.促成质变
(1)目的: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2)要求: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本课小结:
f20eb4cd79298d10a30964ea6bee48e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5:45 , Processed in 0.68857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