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选必3] (教案二)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2.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要求和意义;
3.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要求和意义;
4.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
关键能力:
1.理解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2.掌握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要求和意义;
3.掌握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要求和意义;
4.掌握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
二、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复合判断,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复合判断
2.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
教学难点
1.准确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
2.复合判断的真假判定。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案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复合判断。
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感知复合判断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某仓库物资被盗,现查明罪犯是张、王、李、赵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
王∶赵是罪犯。
张∶不是我偷的。
赵∶不是我偷的。
李∶王是罪犯。
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罪犯应该是?
2.新课讲授
1、复合判断的含义及组成
(1)含义: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组成: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一个复合判断至少包含两个支判断。
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常见的连接词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要么......要么......”“只要.....就......”等
注意: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9cfe1e8dda12e204ce933d57f5e96c08.png

50a5fd7196f01761316bef4a1e4effa3.png 【典例】2.下列语句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
  ①这个概念不是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联言判断的含义: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结构:

0845bddb410556e180b529fc0fdf9551.png
示例: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
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为什么?
(1)是一个联言判断,由两个支判断和一个连接词组成。
两个支判断是:“这篇散文文笔生动”和“这篇散文富有哲理”
连接词是:“不但…而且…”
(2)上述对话中小华反驳的话不合逻辑。因为如果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能是由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的支判断都是假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某个或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
   在小浩看来,小华的“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这个判断是假的,小浩否认了它是富有哲理的,他否认了其中一个联言支可得出该判断为假,所以,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并不是自相矛盾。
  • 联言判断的真假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联言判断与联言支的真值关系的真值表

246ec5075fa61a04883003d95e2b2578.png
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p),也不是脊椎动物(q)。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p),但不是脊椎动物(q)。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p),而是脊椎动物(q)。哺乳动物既是恒温动物(p),又是脊椎动物(q)。
p为假,q为假,故该判断为假;p为真,q为假,故该判断为假;p为假,q为真,故该判断为假;p为真,q为真,故该判断为真。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①联言支必须同真。联言判断所断定的几种事物情况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不能用联言判断。
例如,一所学校大门口贴了一则告示:“出入校门者,请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两个支判断是无法同真的。因为对于每一个出入校门者来说,或者有工作证,或者有学生证,仅有其一。这则告示改用选言判断就恰当了。
②注意联言支之间的意义联系和先后次序。在具体运用联言判断时,不但要注意其逻辑值,而且要注意其支判断的意义联系。
例如,“此案虽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与“此案虽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这两个联言判断逻辑值是相同的,但从联结项的实际含义看,强调的内容不同,表达意义差别极大。这是颠倒联言支意义差别很大的联言判断,还有的联言判断根本不能颠倒联言支,例如“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③选用恰当的联结项。
例如,他虽然满头银发,而且精神矍铄,这个是转折联言判断,用错了联结项。
【典例】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  )。
A: 两个联言判断
B: 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断
C: 两个选言判断
D: 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
【典例】4.“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关于该联言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
B: 该联言判断一定是假的
C: 该联言判断是真的
D: 该联言判断的真假无法判断
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的含义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在若干可能的情况中至少或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
例如:
   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 或焦虑。
   这就是一个选言判断,它断定了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

156037cb75328d60ff1a8eae9f93150b.png
d486f7e3615c60e7f32259ccc30377e6.png

7793a91e7fcf0fed8c2f0720a03faf93.png
【典例】5.说一说以下判断的类型。
①明天或者登长城,或者游香山。相容选言判断
②这个词的用法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不相容选言判断
老张要么是四川人,要么是湖南人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老张是诗人,或是画家。相容选言判断
(5)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值
①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e5744ab30661bd09664d56d6d3d82516.png
  •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
从认识角度看,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
从实践角度看,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3e454b548e5a95a6e4c91321fde50a21.png
【典例】6.下列复合判断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并加以改正。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是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学校教育不力。
不正确,该选言判断是相容选言判断,不能用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应把“要么……要么……”改为“或者……或者……”。

17d0275570c5b1f497d6582562c27f69.png

9abaec85509ce7ded76883de11125a2a.png

512dc4ce61b9d614e74faeb2a006b0b2.png

33ff00030fdc1b15687b4eb595e28f9c.png
5ec7d0a2d735ed65531d4cd329b37abb.png

f06363878bf18ad74937f1444272dfe8.png
05636da9ff96ae4e17b5eba7bce7f9ea.png
3074b853c9eeca43549cd45cab60e194.png
213874097af35ddc2f92950c97d4ca80.png
b050ecaaa5c499c8392ac6a1bc51717b.png
f7427410e06d5525964384d52a3f5365.png
138c1d4018dd9367afbba72e7d9f37a0.png
382b2ba7c5f98005ebe0e35f0dafe4ce.png (5)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 判断的重要性
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
【典例】 7.依据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不同,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下列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
A.如果骄傲自满,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B.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克难关
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D.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典例】8.“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以下诸项都准确表达了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   )
A.除非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如果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C.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D.只要认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3:36 , Processed in 0.77215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