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推理的含义及分类;
2.演绎推理的必备条件和作用。
关键能力:
1.理解推理的含义;
2.掌握推理的分类;
3.掌握演绎推理的必备条件和作用。
二、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推理的含义、种类,掌握演绎推理的条件,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推理的含义及分类;
2.演绎推理的必备条件。
教学难点:
1.准确分析推理的不同类型;
2.掌握推理的逻辑要义。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案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推理。
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感知推理。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补充知识: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推理)
注意:有人认为,实践和推理是形成判断的两个来源。这一看法对吗?
提示:回顾认识的来源与获取知识的途径。
(1)推理含义及构成
①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
②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
③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为推理结构。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示例:所有的液体都是有弹性的。(前提)水是液体,所以水是有弹性的。(结论)
⑤分类: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与类似推理。
演绎推理
|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 归纳推理
|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 类比推理
|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 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必然推理:如果前提真并且推理结构正确则必然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核心问题:推理结构的普遍有效性。
或然推理:前提对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但不能确保从真前提得真结论。核心问题:推理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注意: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示例评析: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所以图书馆禁止吸烟。(演绎推理)
短篇小说是有情节的,中篇小说是有情节的,长篇小说是有情节的,所以小说都是有情节的。(归纳推理)
由叩击木桶、凭声音估计桶里有多少酒,人们推理出叩诊方法诊断病情。(类比推理)
⑥推理结构
推理的构成要素:前提与结论。
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做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做推理的结论。
推理结构的含义
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
形式逻辑把推理结构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告诉人们正确的思维应该运用怎样的推理结构,以及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进而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2)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①演绎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是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
②正确进行演绎推理必备的条件
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③推理结构形式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示例分析:一切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推理是否正确?
提示:正确。这是一个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
典例:国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L公司不是国有企业。所以,L公司不用承担社会责任。
这个推理是否正确?
提示:“大项不当扩大”
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