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二课时
|
一、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自觉培养自立能力,不让父母担心,不给父母添麻烦。
道德修养:学习如何为父母分忧,不给父母添麻烦。
法治观念:了解父母的烦恼,尽力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以实际行动为父
母分忧。
健全人格: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规范自己的言行。
责任意识:学会为父母分忧,不给父母添麻烦。
|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学生能够认识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苦和劳动。
难点:学生能够认识到父母承担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明白父母工作的辛苦和难处。
|
三、教学准备
| 课件、图片素材
|
四、评价任务
| | | | | | - 说出一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少给父母添麻烦的方法得1星。
| | | | |
|
|
| | | |
| -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课后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访问,整理访问实录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大家课后有没有进行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 师:相信大家通过这次访问,已经更加深刻认识到了父母的工作,知道父母的工作其实也很辛苦,父母不但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照顾我们,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
| - 导入环节:通过作业汇报加深学生对于父母辛苦的认识,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轻父母的负担,从而导入本课主题。
| -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学生汇报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能认识到父母的辛苦。
|
| - 师: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都爱父母,也想为他们分担。很多事情我们帮不上忙,但起码能做到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看看下面这些同学的举动,算不算是少给父母添麻烦呢?
- 学生1:我把学习用品带齐,就不会麻烦家人给我送了!
- 学生2:我不能吃这么多冰糕,不然肚子一疼,家人又得为我操心了!
- 师:除了以上这些行为,还有哪些行为能少给父母添麻烦。
- 示例1:吃饭时我会注意荤素搭配,从不挑食剩饭,爸爸妈妈都说我省心。
- 示例2:每天放学过马路,我都遵守交通规则,和同学一起走,不让父母担心我的安全。
- 示例3:放学回家后我会自觉完成作业,不用父母催促,不会做的主动查资料,或者等到第二天问老师。
- 示例4:每天去学校前我会收拾好书包,注意衣服的整洁,不去碰容易弄脏的东西,以免让衣服沾上污渍。
- 师: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有时候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无意中给他们增添了麻烦。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给父母添麻烦?
- 事例1:嘉伟在邻居家的菜地边踢足球,把菜苗踩倒了一大片。
- 事例2:楠楠生病了,爸爸帮她拿药倒好了水。这时她却说……
- 事例3:王鑫背着父母用压岁钱买了个玩具车,玩后又觉得不喜欢……
- 师:这些同学一定也不是故意要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我们有时候很难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大家能不能想办法,帮这些同学纠正错误,避免再给父母添麻烦呢?
- 对于嘉伟:向邻居叔叔道歉,保证不会再犯。为自己给爸爸添麻烦道歉,可以主动提议做家务来弥补爸爸支付的赔偿。反省自己的行为,在下次踢球前先观察环境。
- 对于楠楠:明白喝药才能让病好得快,一鼓作气把药喝下去。为了不让爸爸妈妈费心照顾,应该主动了解怎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避免下次生病。
- 对于王鑫:为自己随便花钱买玩具而不珍惜,给妈妈添麻烦的行为道歉。应该意识到不经过父母意见乱花钱是不对的。学会在买东西前认真思考是否必要,还可以向妈妈请教买东西的诀窍。
- 师:通过帮助这些同学,大家一定也学到了不少,你们说说,我们可以怎样做到少给父母添麻烦?
- 学生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能给父母少添很多麻烦。
- 学生2:决定做什么之前,多想想这样做会不会给父母带来麻烦。
- 学生3: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时想想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 师: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烦恼。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就从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吧!
- 师:比如张小宇同学,他就懂得为爸爸妈妈分担,主动提出写完作业陪奶奶散步。如果张小宇能坚持陪奶奶散步,你们觉得父母会感到……
- 师: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我们能做得更好,父母就可以少为我们操心。想一想,如果大家能做到下面这些事,父母会有怎样的心情?
- 参考句式:如果早上我能按时起床,父母就可以……如果我会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父母就可以……如果放学后我又快又好地把作业做完,父母就可以……如果我会……父母就可以……
- 师: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同学是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又有什么心情。
- 事例1:放学后,看到家里晾的衣服干了,我主动把衣服取下来分门别类叠好,放进衣柜。妈妈下班回来很高兴,夸我很懂事。
- 事例2:每到周末,我们一家人就会一起做饭,我和妹妹也会帮妈妈洗菜择菜,也会尝试在妈妈指导下做简单的菜,共同完成家里的午饭。爸爸妈妈夸我们是小厨师。
- 事例3:我常常和父母聊天,听他们倾诉工作上的烦恼,了解父母的烦恼,主动向父母要家庭任务,帮助他们分担压力。爸爸妈妈说有我在,他们轻松了很多。
- 师:看了这么多事例,说回我们自己,同学们怎样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父母少添麻烦呢?
- 学生1:帮父母整理一张事务清单,看一看哪些在我们的能力之内。
- 学生2:不上学时不要只顾着出门玩,可以适当留在家里,观察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 学生3:多与父母交流,听听爸爸妈妈的烦恼,了解他们想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 - 环节1:通过对不同事例的分析学习,学生理解什么事会给父母造成麻烦,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能够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 环节2: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学习讨论,学生掌握为父母分担压力,减轻负担的方法,在约束自己不给父母造成麻烦的同时,学会主动给父母减压。
| - 环节1: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理解自身不当行为对父母造成的麻烦,理解增添麻烦时父母的心情,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
- 环节2: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压力,力所能及地承担一部分家庭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
| | -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 -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
| - 怎样才能少给父母添麻烦,帮父母分担压力?请写一写你的计划书,在班会上分享。
| - 通过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对本堂课学习的理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