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8下] (学案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复制链接]

9687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51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如何跨入社会主义。
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
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
2.(1)1949年《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
(3)年,《》颁布实施。                                                                             
3.全国已建立个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巩固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迈进了社会。
6.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保护与发展。
、合作探究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随堂演练
1.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沟通        D.发展民族经济
2.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祖国大陆统一                   B.设置自治政府
C.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D.民族团结
3.我国设置的自治区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4.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5.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6.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些措施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聚居 区域自治 2.(1)基本政治 (2)宪法 (3)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5 4.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5.民主改革 社会主义 6.经济 文化
二、合作探究
(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并且这些民族应该是平等对待的。(2)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制定不同的区域政策。
三、随堂演练
1.B 2.C 3.B 4.A 5.B
6.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7.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07:34 , Processed in 0.78816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