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彩虹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着、那”等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衣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4.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 
教学 
重点 
 |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 
教学 
难点 
 | 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着、那”等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衣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一座天桥弯又弯,七种颜色真好看,雨后才往天上挂,行人汽车不能上。(打一自然现象)(课件出示2) 
    你能猜出这个谜语吗?(彩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1彩虹) 
    彩虹能引起作者哪些丰富想象呢?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读中识字,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3)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且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识字游戏。 
  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 
  (课件出示4: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五角星,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 
  B.请2-3个小组开火车读(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到哪?师:开到这!)。 
    C.全班齐读。 
  3.识记生字 
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借助字的特点识记。如,有“挑、镜”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 行识记。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 
(2)辨一辨识记。认识新的偏旁“衤”,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初步了解衣字旁的字的特点。区分“座”和“坐”,了解两个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做动作识记。“提、洒、挑”是表示动作的词,可以通过做动作的方法来识记。 
(4)组词识记。本课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课件出示5) 
浇:浇水 浇花 提:提高 提问 挑:挑水 挑食  镜:镜子 眼镜 
  4.生字扩词。给生字找朋友。 
    三、检查读文,整体感知。   1.同桌学生互相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抽生分段读课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读。 
  3.全班齐读课文。 
  4.想一想: 
   (1)“我”想在彩虹桥上为爸爸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6)“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板书:洒水——下雨——浇田) 
   (2)“我”想在彩虹桥上为妈妈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7)“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板书:镜子——月亮——照你梳头  ) 
   (3)“我”想在彩虹桥上为哥哥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8)“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板书:秋千——荡来荡去——飘啊飘的——彩云) 
    5.再齐读一遍课文。 
四、指导书写 ,培养习惯。 
  小朋友喜欢这只聪明的小乌鸦,也帮小乌鸦想了很多其他的办法,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着、那、到、高、兴、千、成”等7个生字吧!(课件出示9、10)(板书:着、那、到、高、兴、千、成) 
   1.教学“那、到”。 
  (1)在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先左后右,左宽右窄。 
  (2)“那”左宽右窄,双耳旁写得自然有笔锋,横撇弯钩、竖笔顺要强调,第一笔横 折钩的折在竖中线上。 
   “到”左窄又宽,第二笔撇折贴着横中线,“土’’下面一横变成一提,立刀旁的竖钩高于 左半部分。  
   (3)学生书空后组词:那 个、那里、来到、看到。 
    2.教学“着、高” 
   (1)“着”起笔的点和撇在竖中线的左右两侧,第五笔长横在横中线,第六笔撇起笔在竖中 线,下面的部分是“目”。   
   (2)“高”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横折钩在横中线。 
(3)学生书空后组词:高兴、成果、笑着、看着。 
    3.教学“成” 
第一笔横略短,第三笔横折钩位于左下格靠近交叉点,第四笔斜钩在竖中 线的左边起笔,往右下格延伸,比左边的撇略长,最后一点在横的斜上方, 不能高于斜钩。 
可以组词为:成果、成千上万。 
4.自己在书上进行练习,先描一个红色的,再写两个。 
 |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脉络,从几个方面抓要点概括课文大意。初读感知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写字难点的讲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重点字的指导,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书写,规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摘果子游戏(巩固字形)(课件出示11)。  
     2.听写本堂课学习的7个生字。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画。 
  (1)“那”的第一笔是(  ),第五笔是(  )。 
  (2)“到”的第二笔是(   ),第六笔是(  )。 
  (3)“成”的第三笔是(    ),第四笔是(   )。 
  2.组词。 
  着(  )那(  )到(  )高(  ) 
  3.抄写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各四个。 
   
 | 
答案: 
   1.(1)横折钩 横撇弯钩(2)撇折 提(3)横折钩  斜钩𠃋 
   2. 着(看着)那(那儿)到(到处)高(高兴)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彩虹》,再来看一下这些生字,认识了吗? 
(课件出示13) 
一座 浇花 提着 洒下来 挑水 那把 走到 高兴 镜子  
拿着 照着 花裙子 秋千 成为 
 |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温故知新。】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学习课文,边读边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4:第一自然段) 
(2)这座桥指的是什么? 
   (这里的“桥”指的是彩虹。) 
   (3)出示彩虹的图片,感受彩虹的美丽。(课件出示15) 
   (4)再读第一自然段。(“美丽”要重读,读出对彩虹桥的喜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练长句,读通读懂 
(课件出示16)出示一个问句。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1)引读短语:(课件出示17) 
“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读出问的语气。 
出示第二个长句子。(课件出示18)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想一想,这一句写我在干什么? 
自己练读,圈一圈“我”的动作。 
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 中理解句子。 
“我”真的提着那把爸爸的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指导学生关注“如果”,表明这是“我”的想法,只是一 种假设,不是真的在做。 
“不是我在下雨了吗? ”读出问句的语气。 
情境中朗读。 
出示第三个长句子。(课件出示19)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出示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20) 
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读通句子,读出分句间的停顿,读好问句。 
小结发现。 
“我”的想法多奇妙,提着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 把水洒下来,这样爸爸就不用挑水去浇了。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两个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还要读出为洒水为爸爸浇果园的骄傲和自豪感。) 
    3﹒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21: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说说有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本段共有3句话。“我”拿着镜子走到彩虹桥上,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多么丰富而充满童趣的想象!用月亮照妈妈梳头,妈妈一定高兴。)(板书:拿镜子照妈妈梳头) 
   (3)指导读。(“圆圆的镜子”重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了吗”语调上扬。) 
   (4)学生练读,指名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22: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想象怎样把这段读好? 
   (读出“我”在彩虹桥上荡秋千时的高兴。)(板书: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3)指名读,齐读。 
5.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关心父母、家人的人。)(板书:关心父母、家人的人) 
 | 【设计意图:用“小步子”的方法,先读准生字和 词语,再读通每一个部分,最后把各个部分连起来,长句也就不难了。】 
【设计意图:“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 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交给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三、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如果你走过彩虹桥,你希望做些什么?(课件出示23) 
     2﹒画一画彩虹。 
 |  | 
板书 
内容 
 |  11彩虹 
                提水壶帮爸爸浇果园  
                拿镜子照妈妈梳头              关心父母、家人的人     
                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如果你走过彩虹桥,你希望做些什么? 
    2.组词。      
    兴(   )千(   )成(   ) 
 | 
【答案】 
1.如果我走过彩虹桥,我就会拿起脸盆把水洒向大沙漠,使沙漠变成绿洲。 
    2. 兴(高兴)千(千万)成(成为)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1.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不足之处: 
 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