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古对今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 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3.通过观察图画、对对韵歌识字。 
4.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5.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 
教学 
重点 
 |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 
 | 
教学 
难点 
 | 词语理解重点在“严寒、酷暑”。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 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2: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古一今   圆一方  严寒一酷暑   春暖一秋凉  
晨一暮   雪一霜   和风一细雨   朝霞一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开火车读,齐读。 
4.识记生字: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暑、酷、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作字形分析。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如“圆、凉、细”可以采用熟字加 一加的方法记忆;“夕”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多”减一半。 
(3)寻找字源:(课件出示3、4、5) 
“寒、朝”均是会意字,可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给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 
如“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无法御寒。 
“朝”——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组成常用词记忆:(课件出示6) 
杨:杨树、白杨 霞:晚霞、云霞 凉:凉快、凉水、凉风 
细:细小、细心 晨:早晨、晨风 朝:朝阳、朝气、朝夕 
5.指导读对韵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7:第一组词语图片)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8: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9: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即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10: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11: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12、13) 
(2)给生字找朋友。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语”:左右结构,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正对,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本课的“细、语、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另外:1个是独体字:夕;3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古、李、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3.读读写写:(课件出示14) 
古今、古人、凉水、凉风、细小、细心、夕阳、李子、语气、耳语、香气 
 |    
【设计意图:从字词入手,解决字词的读音,为通顺的朗读课文,扫清第一道障碍。】 
【设计意图:这是扫清阅读的障碍。生字的认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会认字才能通顺地读课文,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鼓励多元识字,一字多法,一法多用。是部编教材的要点。】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对字词的朗读训练,巩固所学。】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h  ǔ  ch  iá 
  寒    暑    晨     霞  
 严寒(yán yín) 朝霞(cháo zhāo) 酷暑(kù ɡào) 杨树(yánɡ yínɡ) 
1.(   )阳下,(   )小的(   树苗在摇晃,在跳舞。           
 ɡǔ             xiānɡ  
2.千年(   )树上的花儿开了,真(  )。 
 | 
参考答案: 
1.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án  sh  én  x 
2.严寒(yán√) 朝霞(zhāo√) 酷暑(kù√) 杨树(yánɡ√) 
3.夕 细 梨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2.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16:)古、凉、细、夕、李、语、香 
      2.出示:(课件出示17:) 
     和风细雨  夕阳  朝霞  方圆 
     鸟语花香  严寒  酷暑 古今 
     练习朗读。 
 |   
【设计意图:词语和短语的复习,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下面的理解分析做好准备。】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词吗? 
  师讲解:(课件出示18:) 
 (1)对子词一般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字数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2)一般有以下词语组成: 
     同类词:晨——暮  雪——霜  柳——杨  桃——李(板书:同类词) 
     (课件出示19)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 (和风)(细雨) (山清)(水秀)(板书:近义词)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板书:反义词) 
  2.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20)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古—今 圆—方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课件出示21)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3.学习第二小节。(课件出示22)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雪—霜”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与夕”是反义词。) 
  (2)(课件出示23)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3)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雨? 
风:微风、大风、狂风  雨: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细雨”和“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中的哪个意思相近? 
(“和风”是 “微风”,是温和的风,“细雨”是与“毛毛雨”相近,很小很细的小雨。) 
(4)联系生活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朝:就是早上,朝霞在早上东方的天空会出现,“夕阳”就是快要落山的太阳。) 
   4.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24)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桃—李 柳—杨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课件出示25)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3)(课件出示26)出示“莺歌燕舞”和“鸟语花香”的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个美好的画面就是“莺歌燕 舞”和“鸟语花香”。  
    三、拍手游戏,练习朗读  
    1.师生对读。 
    2.生生对读。 
    3.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创编对子,拓展练习 
    1.分组自编对子。 
    2﹒交流反馈。 
    五、收集对子,实践活动。 
 1. 找对子。 
给学生每人一张本课的词语卡片,让学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对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收集对子,读背对子。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学生上网或阅读课外读物,收集对子歌,并背诵。比一比,谁 收集得多,背得多。 
2.对对子。(课件出示27) 
可以由老师说前面部分,让学生对后面部分。如:长对(  ),远对(    )。春风对(   ),山高对(   )。 
 | 【设计意图:学习对韵歌,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对子词,以及对子词的分类。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扩大词汇量,通过找近义词,轻松理解了词义。】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画面,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找对子、对对子游戏,巩固对对子词的认识和理解。】 
 | 
板书 
内容 
 |             识字6 古对今                    
同类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二、选字填空。(填序号) 
 ①园   ②圆  
2.春天,公(  )里真热闹啊! 
 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1.读了选文,你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选文,你知道了哪两种鸟?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 你喜欢选文中的哪种树呢?请画下来。 
 | 
【答案】 
一、木:杨:白杨 李:李树 杏:杏树 
    月:朝:朝阳 胖:白胖 脸:笑脸 
二、1.②2.① 
三、1.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2.黄莺 燕子3.略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1.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 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2.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3.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 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主地、愉快地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 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不足之处: 
1.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2.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的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