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 
2.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懂得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3.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成语寓意。 
2.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体会文章在不同看法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青蛙和小鸟共有3次对话。 
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 
1.师播放《坐井观天》的动画片,相机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问题。(出示课件) 
①“坐井观天”讲述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青蛙和小鸟) 
②他们在争论什么?(天到底有多大?)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把认读不清的字标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青蛙与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2)文中写到的几次“笑”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谁笑的? 
三、教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准词语。 
坐井观天口渴回答不信抬头 
无边无际说大话弄错井沿看见 
注意:多音字“哪”。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明确“哪”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3.用生字练习组词。 
4.指导书写生字。 
(1)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 
(2)重点指导“渴、喝、答”等生字。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重点)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难点)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青蛙和一只小鸟,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讲一讲?(指名讲故事)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的青蛙在什么地方?(井底,师把青蛙贴画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贴画移到井沿。)(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口的边缘。) 
3.他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他们的对话,用“______”画出来。 
4.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指名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三、感悟对话,明白道理 
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引导思考下列问题。 
①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②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要读出奇怪地问的语气。(教师相机指导:读出问句上扬的语调。)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景。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带有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 
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等)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他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3.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相信了吗?(没有,青蛙一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思考:两个“笑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自主讨论,他们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4.发挥想象,续编第四次对话。 
(1)课件出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于是对小鸟说:“。”小鸟说:“。”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揭示“坐井观天”的寓意。 
(1)青蛙错在哪里? 
(错在自己待在井底,不跳出去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错在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2)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题:坐井观天(坐在井里观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3)《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时它也在批评一类人,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什么样的人呢?(批评见识少,不听从劝告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3.课后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教学板书] 
12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见识少)错 
小鸟:天无边无际(见识广)对 
[教学反思] 
为了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首先从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开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课文来解决本课的生字,并以思考问题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朗读训练和角色体验,让学生在读中展开想象,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