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树之歌 
 | 课型 
 | 识字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3.认真观察图画,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 
教学 
重点 
 | 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了解树木的特点。 
 | 
教学 
难点 
 |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 
教具 
准备 
 | 课件,实物展台。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猜谜语:冬天光着头 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 树之歌) 
 | 【设计意图: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3)填一填: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4: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5: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6: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7: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 (课件出示8: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9:木棉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10: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守北疆) 
- (课件出示11: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 (课件出示12: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院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13) 
yánɡ zhuànɡ tónɡ fēnɡ  sōnɡ  bǎi   
 杨    壮    桐    枫    松   柏     
mián shān  huà   ɡuì  wú  zhǎnɡ 
 棉    杉    化    桂    梧   掌  
zhuānɡ huà nài   shǒu  jiānɡ yín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掌、装、守”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杨、桐、枫”为后鼻音,“棉、杉、银”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①形声字归类:“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表意,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右边的部分是音旁。 
②组词拓展法:识记“掌、疆、银”,分别组词为“手掌、脚掌、巴掌、鼓掌”“新疆、边疆、疆土”“银行、银色”。 
③熟字比较法:“壮一装”“银一根一眼”。 
2.指导写字: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   
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注意:所有带“木”的字,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壮”字重点是右边的“士”不要写成“土”,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化”字重点是右边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 
“杉”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顶部的“木”高,底部“彡”低;三撇等距,起笔撇上下对齐,第三撇最长,撇尖过竖中线,穿插到“木”下。 
  (5)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6)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14:带拼音词语) 
yánɡ shù  wú tònɡ shù  fēnɡ shù  sōnɡbǎi  mù mián  
杨  树    梧  桐  树     枫  树    松  柏    木 棉   
shuǐ shān  ɡuì shù   rónɡ shù zhuànɡ  huò huà shí   
水  杉    桂  树     榕  树  壮       活  化  石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15: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初读感知,了解各种树的特点。】 
【设计意图:字音的纠正、字形的识记是部编版教材提出多元认字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工作要做到位,目的是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正确写字的好习惯。】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看拼音,写汉字。 
yánɡ     fēnɡ     sōnɡ bǎi      mián    
(  )树 (   )树 (      )        木(   ) 
2.你还认识哪些树?有什么特点? 
      
3.比一比,再组词。 
 杉(   )  桂(   )  壮(   )  化(  )  
 彩(   ) 娃(   )  将(   )  花(  ) 
 | 
参考答案: 
1.杨   枫   松柏   棉   
2.柳树:枝条长而软。  桃树:开花粉红色。   梨树:花开雪白雪白的。  
3. 杉(杉树)  桂(金桂)   壮(壮丽)  化(化石)  
 彩(彩色)  娃(娃娃)  将(将来)  花(花朵)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 
教具 
准备 
 |  课件、实物展台。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 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课件出示17)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学习第一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认识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课件出示18—20:杨树、榕树、梧桐图片)(板书:杨树榕树 梧桐树) 
     请仔细观察哪种树是“梧桐树”?说说理由。 
(树叶像手掌的那种树是梧桐树。因为“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还可以说: 
杨树叶像(一颗绿色的爱心) 
2.学习第二句: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树、柏树。(课件出示21、22: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  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当作人来写。) 
3.学习第三句: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23、24: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 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生长的地方是南方,那儿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桦树生长的地方是北方,那里到处寒风刺骨) 
4.学习第四句: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25-27: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 水杉  桂花) 
    (课件出示28图文)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等多媒体工具,直观、生动地展现课文内容,为理解和分析课文词句服务。】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仿照儿歌,用上比喻句或拟人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树木,抓住其特点写。 
 | 【设计意图:仿照儿歌,编创儿歌,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板书 
内容 
 | 识字2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桂花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把你知道的树,仿照儿歌的形式写下来。 
 
2.仿照例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3.比一比,组词。 
      桐(    )    柏(    )   桂(    )  
      洞(    )    伯(    )   挂(    ) 
 | 
参考答案: 
1.柳树美,槐树香,桃树春天披霞光。 
    2.银杏树叶像扇子。 
    3.  桐(泡桐 )    柏(柏树)   桂(桂树)  
        洞(山洞)    伯(伯父)   挂(挂着)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1.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 
2.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学生可以用形声字归类法、组词拓展法、熟字比较法等方法记住生字。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凭借图画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11种树的特点。教学时,我借助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儿歌语句,很形象、具体而直观,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朗读上示范不够,引导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