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多音字“差”。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含义,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含义。 
3.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看大海一望无际,海浪激起层层浪花,多美呀!这样辽阔的海洋底下是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和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3.再读课文,说说文中哪句话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1)课件出示: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全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呢?(最后一段) 
- 全文围绕最后一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小组自学。 
(1)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景色。 
(2)找出写这些景色的奇异之处的相关语句,做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重点品析。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景色有什么特点?(板书:宁静、黑暗) 
(2)(播放视频)对比大风时的海面与海底和阳光下的海面与海底的不同之处。 
(3)从哪里能看出海底很宁静,也很黑暗? 
(4)黑暗的海底有光吗?是什么在发光呢?(课件出示会发光的鱼) 
师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平静。海底是黑暗的,却有许多发光的鱼,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呀! 
(5)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惊奇的语气。 
(6)课件出示: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①这个句子是一个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目的是引起读者好奇。 
②海底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动物们的窃窃私语播放相关课件) 
③这些声音是怎么来的?(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发出警报的声音) 
(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奇异) 
3.教师小结:原来宁静的黑暗的海底还有这样多奇妙的声音,真的不能不说海底世界——(生:景色奇异)。 
四、记忆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自主识字。 
2.师范写,讲解“参、险、迅”的结构、写法。 
3.生先书空,再练习,师巡视评价,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领学习 
上节课我们观赏了景色奇异的海底,现在我们伴着音乐来朗读课文,感受海底的神奇景色吧!除了景色奇异,海底还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海底丰富的物产。 
2.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中各种动物活动场景的图片) 
(1)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介绍了哪些动物呢? 
(2)你能模仿它们活动的样子吗? 
(3)“反推力”是什么意思?(当物体受到阻力时向相反方向的推力) 
(4)播放海底动物活动的课件,引导学生表演读。 
3.海底动物活动的方法真有趣,海底的植物又如何呢? 
(1)播放海底植物的视频,学生自主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 
(2)师生评议,小结:差异大。 
(3)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植物差异大?(举例子、列数字) 
4.课件出示:海底蕴藏着……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1)“稀有”是什么意思?(很少有的,极少见的) 
(2)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板书:矿产丰富) 
5.总结:海底世界的物产可真丰富呀!不仅有各种,有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还有。 
三、激励拓展 
1.你觉得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齐读课文,配乐,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风光和丰富物产。 
[教学板书] 
23.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宁静 光点闪烁  黑暗 窃窃私语 
物产丰富——动物 多种多样  植物 种类繁多  矿物 蕴藏丰富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全文围绕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来介绍海洋知识,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并抓住重点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