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课型 
 | 精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 
教学 
重点 
 |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 
教学 
难点 
 | 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 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出示课件2)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 
 |    
 【设计意图:由题眼入手,让学生在谈话中自然融入文本。】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 
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出示课件3)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4)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 (出示课件5)  
唤 技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兰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质 
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兰:隶书将篆文“艸”简化成“艹”。俗体楷书 
组词识字:赖皮 质量 哲学  
2.出示会写字:(出示课件6)  
唤  纪  技 改 程  超  亿  核  奥  益  联  质  哲 任  善  
易错字: “技”是“扌”,不要写成“木”。 
3.词语理解。(出示课件7)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 
4.再读课文。 
指名读,分段朗读。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拓展。】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四、当堂训练(出示课件8)  
1.听写生字。 
2.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二、给词语注音。 
    (      )    (      )  (       )   (       ) 
船 舶           奥 秘      潜 入        依 赖 
三、根据意思填词语。 
  出乎意料   呼风唤雨 
龙王爷除了能(          ),还能和孙悟空一样有多种的变化,真是(       )。 
 | 
【答案】 
二、chuán bó ào mì qián rù yī lài 
三、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助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第1、2自然段(出示课件11)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前四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出示课件12)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出示课件13)       
指导朗读第5、6句,体会感悟。  
  分析“发明”与“发现”的区别。   
(二)学习第3、4、5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出示课件14)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5)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出示课件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及哪 
些方面? (教师板书:登上月球  潜入海底  洞察天体)    
(2)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出示课件17)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教师板书:电视  程控电话  因特网)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出示课件18)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出示课件19)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六、拓展作业,进入实践    
(出示课件20)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 
板书 
内容 
 |  8 呼风唤雨的世纪              
             登上月球                电视        
20世纪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因特网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呼风唤雨的          神仙 
黑暗无光的          世纪 
腾云驾雾的          世界 
二、根据课文回答。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课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呼风唤雨的          神仙 
黑暗无光的          世纪 
腾云驾雾的          世界 
二、1.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教学反思 
 | 
1.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去黑暗无光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在本轮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等,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齐读、指名读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存在;自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可以“我”做主;师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无限乐趣;学法的指导、小结、迁移,让学生感到:学习原来很简单……这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老师的赞扬,成功的喜悦,以及同伴在集体中地位的提高,都很好地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