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绿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 
教学 
重点 
 |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 
教学 
难点 
 | 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 
教具 
准备 
 | 借助教育网资源,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2】(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板书:10绿) 
4.全班齐读课题。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课件出示3】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加入,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爆发后,艾青在、重庆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编委、育才学校系主任等职。赴,任《》主编。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走进“绿”的世界。  
 |     
谈话导入,出示春天的图片,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4】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5】 
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指挥:指导演奏的人。 
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  
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 
(4)指导书写。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出示课件6】 
教师重点指导“瓶、挤” 
“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 
“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夊”。3. 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7】 
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 
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 
 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 
【出示课件8】 
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 
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 
 |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四年级的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 
说主要内容,一是为了复习课文,二是为了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说得内容正确,语言流畅。 
这是第一课时,不过多涉及课文内容的分析,这里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文字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分段并写段意。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 
(2)课下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     
 |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0、11】 
 |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 pínɡ   jiāo chā   zhǐ huī     jiào liàn  
             
  绿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 _____(  ) _____(  )  
军 _____(  ) _____(  )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  )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  )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 
【答案】 
  一、墨 水 瓶   交  叉  指挥   教 练    
  二、蓝 浅蓝 深蓝 瓦蓝  湛蓝 
三、安 按(按时)  案(方案)  
军 挥(指挥) 辉(光辉)  
四、1.③ 2.②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2.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 
教具 
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出示课件13】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挤在一起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下面我们跟着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  
 |   出示并复习词语,温故而知新,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同时贴出色卡)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出示第一小节:【出示课件14】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出示课件15】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自己轻声朗。指名读。全班齐读。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板书:绿得发亮、绿得出奇) 
6.齐读第一、二小节。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随机:第三小节:(1)出示说话练习。【出示课件16】说一说:风中的是绿色。 
雨中的是绿色。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 
(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2)指名读,全班齐读。第四节: 
- 【出示课件17】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板书:挤、 重叠、交叉)(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第五节:
 
  (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 
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 
(2)出示说话练习。【出示课件18】说一说: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   
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2.阅读链接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绿,满眼都是绿。 
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绿,艾青笔下的绿是有动态感的。 
3.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春天到了,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4.试背课文。 
 |   
此环节的设置,一是为升华情感,使学生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一是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 
 | 
板书 
内容 
 |            绿   【出示课件22】       
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对绿的赞美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对春的热爱 
挤、 重叠、交叉 
按着节拍飘动 
 |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23、24】 
 |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填序号)   
    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 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  )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  )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 
    2.你还知道哪些绿:(                                   )。 
 | 
【答案】 
二、1.②  2.① 3.② 4.① 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绿》运用的魅力用的形式描述了到处都是,中的在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是生命的象征。 
    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不足之处: 
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