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田忌赛马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策、荐”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赢、拳”等4个生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信任、对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遥遥领先、不动声色、好奇、出谋划策、引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 
教学 
重点 
 |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 
教学 
难点 
 |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策、荐”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赢、拳”等4个生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信任、对阵、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遥遥领先、不动声色、好奇、出谋划策、引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6 )分钟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板书:赛) 
2.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请大声地读出来。你能用这个字组个词语吗?(比赛、竞赛、赛跑、赛车、赛马、赛事、赛场、赛艇、大赛、初赛、复赛、决赛、球赛……) 
3.在我们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过奥数比赛、骑车比赛、拔河比赛、踢毽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象棋比赛、跳远比赛、跳高比赛……见过骑马比赛、骑车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射击比赛、滑冰比赛、体操比赛……)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在“赛”字的后面写出“马”字)(板书:赛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赛马呢?(在“赛”字的前面写出“田忌”)(板书:田忌赛马)学生大声读出“田忌赛马”。 
5.简介田忌。【出示课件2】 
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约为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在一次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等马对上等马,以上等马对中等马,以中等马对下等马的田忌赛马法。 
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 
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仍由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大胜。同年,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逃亡楚国。直到齐宣王即位,方才重回齐国。 
6.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田忌赛马的事)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吧! 
7.简介出处【出示课件3】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8.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著有《史记》。 
 | 此环节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 
新课 
教学 
(32 )分钟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5】: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田忌赛马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出示课件6】 
第一部分:孙膑观赛,发现策略。 
这一段重点讲了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板书:发现策略) 
【出示课件7】 
第二部分:孙膑献策,准备赛马。 
第二部分(3-10自然段)孙膑献策。主要写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这一部分主要写田忌和孙膑的对话和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板书:孙膑献策) 
【出示课件8】 
第三部分:调换顺序,以智取胜。 
第三部分(11-16自然段)写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战胜了齐威王,点明孙膑以智谋取胜。(板书:以智取胜)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地说明了比赛胜利的原因。 
四、细读课文,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9】 
(1)起因: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 
(2)发展: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3)高潮: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与齐威王赛马。 
(4)结局: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一道欣赏了赛马过程。 
2.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mó quán cā zhǎng     yuè yuè yù shì 
 (                  )    (                 )    (              ) 
xìng zhì bó bó       yáo yáo lǐng xiān     bú dòng shēng sè 
 (                  )    (                )      (               ) 
二、查字典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忌”,应先查(  ),再查音节(    ),它是个(    )结构的字。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丧”气,应查(    )画,读音(    ),组词(    )。 
3.“羸”的读音是(        ),“赢”的读音是(        ),它们可以分别组词为(        )、(        )。 
三、把下面的词语和对应的意思用线连一连。 
赏识    对人的推荐、荐举的意思。 
信任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对阵    相信并加以任用。 
好奇    指两军摆开作战阵势,现也比喻摆开比赛阵势。 
引荐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孙膑,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 
2.这篇课文主要是批评齐威王没有谋略,结果导致失败。(  )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找出最佳办法。(  ) 
 | 
【答案】 
一、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遥遥领先  不动声色 
二、1.J  jì  上下    2.八  sàng   沮丧  3. léi    yíng  更羸  输赢 
三、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信任:相信并加以任用。 
对阵:指两军摆开作战阵势,现也比喻摆开比赛阵势。 
好奇: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引荐:对人的推荐、荐举的意思。 
四、1.(√)2.(×)3.(√)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得意扬扬、轻蔑”等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2)分钟 
 |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田忌赛马,为什么脚力相差不多的马匹能够取胜?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以智取胜”这个词入手,学习文章,探求其中的原因。  
 | 复习导入,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新课 
教学 
(33)分钟 
 |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了解“三场赛马”。 
1.谈话过渡:田忌得了高人相助,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让我们感受他们赛马现场的输与赢吧。【出示课件1】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2.指名读描写赛马场面的课文片段,师生评议。 
3.指名学生汇报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过程。 
4.师生评议,教师小结: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出示课件2】学生根据第二次赛马的过程试着连一连。 
田忌       齐威王 
下等马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5.结果怎样?(田忌胜了。) 
6.田忌为什么胜了?(田忌是因为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了齐王的具体情况,集中优势,做出战略取舍,以避其锋芒,以弱对强,以强压弱。) 
7.谈话过渡:这么好的办法,是谁帮助田忌想出来的?(孙膑) 
(二)学习“孙膑献计”。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在朗读时注意课件中出示的词语,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语气和神态的变化。 
3.小组同学分配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4.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画出来,想一想。 
5.指名多个学生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3】 
(1)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善于观察) 
(2)“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善于思考) 
(3)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知己知彼) 
6.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三、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从你的品读中可以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片段画出来,读一读。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田忌是一个善于交友、相信朋友的人。 
【出示课件4】 
①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②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2)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出示课件5】 
①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②一天, 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地说”是写孙膑早已思考成熟。“按照我的主意办”是写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 
④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3)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 
【出示课件6】 
①齐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②于是,田忌向齐威王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符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角色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感受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语言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课文的内容和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5)分钟 
 |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从故事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比如说从孙膑身上,从田忌身上或者从齐威王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知己知彼……) 
2.课堂小结【出示课件7】: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 
4.作业: 
(1)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2)续写: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 
板书 
内容 
 |                 发现策略 
田忌赛马     孙膑献策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以智取胜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一、请你分别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1.孙膑是一个的人。 
2.田忌是一个的人。 
3.齐威王是一个的人。 
二、你想对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分别说些什么话? 
1.孙膑我想对你说:。 
2.田忌我想对你说:。 
3.齐威王我想对你说:。 
三、读一读,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遥遥领先:  
(2)不动声色:  
3.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比赛结果,田忌。这是因为:。  
4. 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答案】 
一、1.足智多谋,明察秋毫,善于思考;2.善于交友,相信朋友;3.知人善任。 
二、1.你善于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才取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2. 凡事做之前都要先考虑清楚,要动脑思考,我们要想孙膑学习。 
3. 正因为你能知人善任,所以才能成为一国之君。 
三、1.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2.(1)远远地走在最前面。(2)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3.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然后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赢了 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取长补短、转败为胜了  
4.遇到挫折时别气馁,换一种思考方式,采取正确的策略,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劣势转为优势。 
 | 
教学反思 
 |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 
  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田忌是怎样赛马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田忌为什么能取胜。通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学生明白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在此基础上导入“孙膑献计”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了解人物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 
赛马前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田忌、孙膑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进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学习,并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没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如果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以图片、动画、放音乐的形式展现在多媒体设备上,既充实了教材的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小组合作环节没有照顾到学困生。部分基础知识薄弱、反应慢的学生却不知从何想起、从何说起、从何做起。那些爱发言、愿意表现自我的孩子表现用心。结果会导致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