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作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突出阅读作品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最近你读的哪本书或哪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要地用几句话或一段话说一说文中或书中主要讲什么,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抽几名同学谈) 
2.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课题,解释什么是读后感?)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 
(1)要求 
要求学生从最近读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 
(2)题目 
可以用“《×××》读后感”或“读《×××》有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3)重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把阅读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描写下来。要突出阅读作品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感受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练习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切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文章,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四、学生选材,互说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五、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1.学生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六、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投影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七、修改习作、誊写作文 
1.学生再次自行修改习作。 
2.定稿誊抄。 
[教学反思] 
“写读后感”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因此,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授课,我发现整个课堂流程比较紧凑,内容齐全,学生活动积极,特别是习作展示环节,学生表现良好。结合课后学生的习作反馈来看,我发现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还存在个别后进生课堂表现腼腆,把故事内容做大段大段的叙述,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鼓励,他们会有进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