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三黑和土地  
 | 课型 
 | 略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1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 
教学 
重点 
 |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 
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 
教学 
难点 
 |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非常喜欢和珍爱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农民三黑,看看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 
2.苏金伞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2】 
苏金伞(1906-1997),原名,河南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     
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个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3】 
  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顺溜 松散 麦籽 白霎霎 荞麦 耙地 痒抓抓 蹚坏 闺女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加个标题。【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6小节)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标题:翻地耙地 
第二部分:(7-12小节)三黑把荞麦种到地里,听到蝈蝈叫,想起童年的生活。标题想起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13-15小节)三黑展望美好的未来。 
标题:展望未来 
(板书:翻地、耙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展望未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人物形象?(翻身做主人的老农民形象)读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些语句?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出示课件5】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刚梳的头。 
    以上两个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见到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把耙过的土地比作“妇女刚梳的头”。 
3.【出示课件6】“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是什么意思? 
    预设:这里的“床”是指翻过后耙平整的土地,很松散、很柔和。 
    预设:三黑太热爱自己的土地,把整过的土地比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种子生长的温暖的床。 
4.【出示课件7】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也对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热爱它)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三黑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首诗歌表达了重获土地的农民喜悦心情以及对土地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板书:热爱土地  憧憬未来) 
 |    
   出示本课的难理解的词语,便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词语,为理解课文打基础。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学到一些学习词语的方法。 
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知一些优美句子的特点,了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五、总结全文。 
1.自读课文后,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把土地看作一张床,一张非常适合庄稼生长的温床)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比喻、拟人的写法)  
 |     
 | 
板书 
内容 
 | 翻地、耙地  
三黑和土地  播种,蝈蝈和童年     热爱土地,憧憬未来 
展望未来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咸(xián  chéng)甜     荞(qiáo  jiāo)麦      
  耙(bà  pá)地          蹚(tàng  tāng)河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农民把整个生命都投入了土地。(缩句)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改为反问句) 
 
三、选词填空。 
                   白花花   白霎霎   白茫茫 
  1.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像一片雪。 
  2.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3.脚下踩着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 
【答案】 
 一、咸(xián)甜    荞(qiáo)麦      
    耙(pá)地        蹚(tāng)河   
二、1.农民把生命投入土地。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能不舒服吗? 
三、1.白霎霎  2.白花花  3.白茫茫 
 | 
课后反思 
 | 
成功之处: 
《三黑和土地》描写了三黑得到土地后,无比高兴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苏金伞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 
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