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选择题
1.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统筹运用好行政、市场等手段,把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发力,决不能边拿补偿边污染;要发展基于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一改革( )
①能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②能发展多元化碳金融体系,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③表明保护环境是政府调控的主要目标
④有利于发挥国家政策在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2.2019年6、7月份,吉林、福建等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绘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路线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启动20项合作共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京津冀地区进港复兴号首发。上述举措( )
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③强化宏观调控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3.实体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制造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生产和服务部门。该漫画的主旨告诉我们( )
A.实体经济强调技术和成本。
B.金融业属于虚拟经济,不属于实体产业。
C.要营造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D.金融业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4.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 )
①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推动科技创新,坚持速度优先
④发展虚拟经济,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5.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类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实现上述承诺意味着( )
①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成本逐年下降
②消费者坚持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③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④需要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协同公、电子商务等迅速发展,大数据产业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必须( )
①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②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推动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加速传统产业的淘汰
④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这有利于( )
①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
③进一步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扩大政府规定价格的范围
④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机制的基本形成
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上半年我国加强对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着力打通内需堵点,畅通产销循环成效显著,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扩大内需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传导路径是( )
①助力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提高供给效率,提升供给质量
③推动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形成供给与需求高水平良性互动
⑤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信心
A.⑤→③→②→④→① B.①→⑤→②→④→③
C.③→②→⑤→①→④ D.⑤→④→①→②→③
9.“十四五”时期,H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任务,坚持重集聚、促开放、优服务、聚人才,着力增加金融供给,形成金融要素洼地和金融开放创新高地,基本建立起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开放格局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这一做法( )
①能为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②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实体经济经营风险
③加快资源要素集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0.习近平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 )
①有助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②意在发挥市场作用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11.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推进5G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融合与应用,材料表明5G商用将有利于( )
①推动产业智能化,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消费水平提升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12.“卡脖子”指中国仍依赖发达国家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光刻机、操作系统等,这说明核心技术是国之灵魂。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央要求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引导科研人员扎实进取、锐意创新。这些要求有良好的传导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
①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推动科研→带动相关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②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催生新型业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享发展
③降低市场准入标准→引入民间资本→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内需增长
④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基础
13.为助推乡村振兴,某地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经搭建起出口、电商、线下、社区等销售渠道,实现产品供销两旺,通过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举措启示( )
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②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④转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为解决好种子质量和耕地问题,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作出了“稳固耕地基本盘,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部署。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必须( )
①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②改变农村集体经济性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障农民所有权益和诉求
④提高种业创新能力和水平,补齐农业种质资源短板
15.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为此( )
①要以建设数字经济强国为中心,加快发展数字科技
②企业应紧抓时代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体制
③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④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
二、主观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9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24393.1亿元,增长10.2%;我国科研经费财政投入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第29位跃升至2021年第12位,已接近世界创新国家的第一集团,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是国之利器,未来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材料二 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要发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要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等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凤和作风,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经济制度优势的知识,说明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理由。
17.受疫情影响,W县出现文旅产品滞销、旅游业停摆的困境。为了助力当地旅游业复产复市,W县县长积极创新思路,他亲自走入直播间,为特色文旅产品倾情“代言”。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旅产品开发、销售深度融合,不仅让人们通过手机屏幕“云旅游”,还为当地带来了切实的“团旅游”订单。受此影响,该县旅游商家、导游等相关从业者,纷纷开始播美景、播历史人文、播乡土风情,促进旅游业复产复市。为进一步深化旅游经济的发展,除了积极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外,还要在“屏外”下功夫,才能把旅游产业做好、做实、做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关知识,阐述W县是如何助力当地旅游业复产复市的。
(2)面对疫情冲击,请为企业如何在“屏外”下功夫,把旅游产业做好、 做实、做久提三条合理建议。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世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贸易和投资下降,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挑战。尽管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石,也是应对大国之间激烈博弈的底气。强大国内市场的基础在“大”,关键在“强”,不仅要有庞大的市场规模,而且要有良好的成长性和创新性,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供求相互促进、创新驱动强劲、软硬件环境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畅通、与全球市场高效联通的内需市场,从而为促进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强韧的市场基础和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当前我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依据及其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