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必修2]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课稿-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3289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课稿
一、课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 本课内容是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中的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二目“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 本框题是对第1框内容在逻辑和生活上的延续。前1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学习,把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优点及局限性,为学习本节内容起了铺垫作用。这两框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内容,它们和第1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起构成我们每个人参与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背景和舞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
2.课标要求
  •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2《经济与社会》内容要求1.2编写。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如下:
  • 内容要求:“1.2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 3.核心素养
  • (1) 政治认同
  • 通过安徽加入长三角一体化经济上取得成就,认识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体会党和政府的作用,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自信。
  • (2) 科学精神
  • 在合作探究中针对问题提出对策,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在提建议时,既要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方面,又要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方面来提建议,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
  • 法治意识
学习《宪法》关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相关表述,增强法治意识。
  • 公共参与
关注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参与调查与建议,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②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内容;
  • 确立依据:它是本框题主要知识落脚点,是对我们所处的经济体制的性质上的界定,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教学难点:①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确立依据:在理论上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在实践中不同时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学生不易分得清。
、说学情
  • 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从基础上继续学习《经济与社会》,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经济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兴趣浓厚,提升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十分必要。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 说教法与学法: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思政课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 教法: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师不但要通过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还应该结合议题教学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探究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议题式教学、讲授法)
  • 学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政治的考试更注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但能力的发展依靠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那么,要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就需要异常注重构建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否则,知识点就会零乱不堪。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观察、体验中理解理论观点。(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 说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教师:复习式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市场调节的缺陷。学生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设计意图】
  • 温故知新法: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旧知识复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学到新知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即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从而找出新旧知识联结的交点,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总议题: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 探究环节一:融入长三角 硕果已初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议题情境:播放视频《安徽,这五年!》
  • 设置议学活动:思考长三角地区之一的安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小组讨论,梳理整合思路,时间5分钟。)
  •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 教师活动:归纳学生发言的角度,引导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上来。【设计意图】
  • 通过视频展现的内容并且设置活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发言。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进行思考,教师进行引导。锻炼学生读取材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 探究环节二:扬帆风助力  政府任在肩(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作用)
  • 1.阅读思考: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政府所采取的每一项举措对应的经济职能及其作用
  • 2.议学活动:连一连小游戏,概括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
  • 3.归纳总结: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梳理出知识点政府履行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 【设计意图】
  • 运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使教学富有趣味性、启发性、交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该活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引导学生探究政府的经济职能,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
  •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学习政府的经济职能时,提到了宏观调控一词,这个词大家在新闻里经常听到,刚才也有提到,那关于宏观调控大家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宏观调控。
  • 探究环节三:行稳而致远  把控需科学(科学的宏观调控)
  • 议题情境:播放视频《宏观调控》
  • 议学要求: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 1.什么是宏观调控?
  •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 3.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是什么?
  •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含义、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常用的经济手段)
  • 重点讲授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重点讲授2.区分不同的财政政策。
  • 【设计意图】
  • 在课堂上创设议题情境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我的智慧进取探索问题,总结知识,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探究环节四: 满天春潮涌   遍地活力生
  • 议学情景:每日经济新闻指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重点在安徽,短板也在安徽,而人口最多、经济最薄弱的皖北地区,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短中之短”。跟上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皖北振兴,已经不能再等了。
  • 议学活动:为更好助推皖北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作为新时代的安徽青年,请你为未来的皖北地区发展规划远景,向政府提出建议。
  • 【设计意图】
  • 设置课后作业,学生既能在思政课小课堂上掌握相关知识点,也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探究学习中,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观察、体验中,理解理论观点。
  • 3.课堂小结:
  •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打出不同的“组合拳”,是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体现。我相信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一定都为我们国家近些年取得的经济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 当今世界,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见证百年。望各位同学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4.课后作业:
  • 基础练习:完成本框同步课时作业
  • 拓展练习:环节四:满天春潮涌   遍地活力生(课后作业)
  • 【设计意图】
  • 巩固课堂内容,延伸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目标
                                
政府作用              宏观调控
                                                         财政、
                                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
  
  • 【设计意图】
  • 按课文内容和教师的讲授顺序,注重板书设计的直观性,提纲挈领地编排板书内容,板书突出课文的重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 七、说教学反思:
  • ①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分组讨论、连一连小游戏等,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
  • ② 我们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他们是否能够做回课堂的主人,是否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就成为他们能否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的让学生学会才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5:51 , Processed in 1.08546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