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必修4] 6.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学设计2746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为核心内容,探究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确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的特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第二框题。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含义、产生、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性特点,第二目主要介绍影响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因素、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条件及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等。
2.教学目标
1描述与分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具体要求。
2解释与论证:阐释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坚持两个标准做好人生的规划与设计。
4辨析与评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原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进行驳斥。
3.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科学精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 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法治意识]明确建设法治国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
[公共参与]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党的领导下答好时代问卷。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会站在讲台上》
思考:张桂梅的价值判断是什么?又作出了什么样的价值选择?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新课讲授:
  • 议题一:
  • 1.什么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二者是什么关系?
  •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如何形成的?评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特征?
  • 探究活动一:分析导入新课的视频
  • 探究问题:张桂梅的价值判断是什么?又作出了什么样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凭空产生的吗?
  •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教育可以改变山区贫困女孩的命运(价值判断)(认知:值不值得)
毅然决然选择创办免费女子高中(价值选择)(行为:去不去做)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1) 含义: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2)关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那么,张桂梅的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凭空产生的吗?
探究活动阅读三段材料
前一天还在上课的女孩子,可能第二天就不见了。张桂梅问: 为什么不读书? 女孩答:家里给我订婚了。因为同时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义务院长,张桂梅发现在被遗弃的孩子中,女婴居多。一边是忽然消失的女学生,一边是不断被送来的女婴,她迫切地想要进山里看看,这个地方到底怎么了 ? (社会实践)
在张桂梅心里,对于大山里的女孩子来说,读书是可以救命的。女孩子 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价值判断)
张桂梅说。在白眼 和唾沫中,她像乞丐一样四处乞讨,筹建了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高。(价值选择)
探究问题:通过以上材料,你能看出张桂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如何产生的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f3b078d13d3e0b966e53418d202d7e57.png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形成: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956年,党的八大认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探究问题:1.我国的主要矛盾可以任意调整吗?2.是依据什么作出了这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为什么我国在不同时期作出了不同的判断?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5fddde4c004de391ffb53006fa3574bf.png
40074b476d6e2d3eb768b9fdad3d498b.png

  •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标准: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3)要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张桂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真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fc1cfd77c8ac5cb83d1d04d299510932.png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 (1)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 (2)意义:
  • 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 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第二幕: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议题二: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除了具有社会历史性还具有什么特征?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价值标准?
3.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
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探究问题: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为什么同时间同地方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0ea67ae82d96f143dd2fa6410b285518.png
二、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
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扶不扶》
探究问题:面对老人为什么大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如果你是路人,你会做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总结探究结果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角度不同、立场不同)
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知识点小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1、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红利深度释放》
探究问题: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该要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人民群众的利益
2、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根本的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最高价值标准:人民群众的利益
最高的价值追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
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的原因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无数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我为什么要隔离
探究问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知识点小结:衡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误的标准
1、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客观标准)
2、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最高标准)
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
方法论:
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客观标准)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已选择的标准。(最高价值标准
本课小结:

738fa684fbd8c6d96561f016dbfd33fe.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09 , Processed in 1.48487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