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2737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三目。第一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讲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目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阐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化作品才能具有恒久魅力,阐明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第三目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阐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文化,要融通中外各种资源,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三目内容采用平行论述的方式,以文化发展路径为主线,阐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时代问题,综合创新,引导学生懂得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学目标】
  • 1、理解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 2、理解并阐述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
  • 3、理解文化发展与时代实践的关系。
  • 4、理解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
  •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文化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理想信念
2.科学精神:科学理解文化创新动力和途径;文化创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重要途径
3.公共参与: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投身于人民群众文化创新活动中。
教学重点
  •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 【教学难点】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与时代实践的关系:把握实现文化综合创新的宗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思考:习近平的这些重要的论述,都指向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
  •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
  •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 第一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一什么样的作品人民爱?
  • 议题一:乌兰牧骑为什么得到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赞扬?这给我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什么启示?
  •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乌兰牧骑》
  • 探究问题:乌兰牧骑为什么得到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赞扬?这给我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什么启示?
  •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启示一:怎样发展?

90f05bb1f641a1e6d8d835cf1772c707.png

3b605e39fe72ada63f3a0eb404783588.png

2a039db785dd1be8a57be27ebdd5780e.png
  •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发展的主体
(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2)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3)文化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1)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2)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第二幕: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议题二:结合《平凡的世界》和其他相关经典文化作品, 分析这部经典文化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平凡的世界》
探究问题:结合《平凡的世界》和其他相关经典文化作品, 分析这部经典文化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探究结果

0259f421d4b7c8c5c18a4505c51942ae.png
  •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 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 (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 (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 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 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 第三幕: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 议题三:结合上述几位同学的发言,谈谈文化发展应如何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习近平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发表讲话后,某校高二的同学举行班会热议总书记的讲话,以下就是其中几位同学的发言
同学甲:哲学社会科学应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分析研究。
同学乙: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世界知道 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同学丙: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实践而做出的准确判断。
同学丁: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厚基础。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历史悲剧。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几位同学的发言,谈谈文化发展应如何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探究结果

2d27b393b495debc5992ea3d0e22b1a3.png

176f76c2c8ca638d3c76806f44cdf57f.png
  •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 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1)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3)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本课小结:

e003f0fd97c28c9aaa9e23ce489bb94c.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07 , Processed in 0.79378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