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181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导学案

ebba3c46d7188b3adf0ec516673616b9.png
(1)理解建设文化强国要求
(2)理解坚定文化自信意义
(3)理解坚定文化自信要求

8782edf28c15ac32d21d6947456ef67c.png
1.教学重点: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坚定文化自信要求。

12a59910f4f328ce19587223a7e35159.png
(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
一.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传播正能量。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
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和道德滋养。
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和科学文化修养。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更、更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离不开的发展和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的自信,特别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473f7d0d3fa7589e19ae8367e41d6300.png
自主探究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调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增加创新自信,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
2013年以来,中央及各相关部门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助推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文化资源供给能力从量到质都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和图书产量保持全球第一,电影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探究任务]
1.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自主探究二:
黄河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人文之河。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探究任务]
1. 结合材料,分析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2.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158541c629500e9a76c1b30735b46a3e.png
1.“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2019年春节以来,《我和我的祖国》以快闪的形式唱响大江南北,打动人心,好评如潮,各类媒体竞相转播,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唱不息,打动人心主要归功于其内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恰逢建国70周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②传播方式创新,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吸引力
③彰显文化自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们浓烈的爱国之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0年6月13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各项活动。让千年文物重现风采,为残损器物恢复原貌,给古老遗址找回昔日光华……文物修复师们秉持专业与耐心,守护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修复文化的过程,不仅在延长文物的生命,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文化中蕴含的科技与历史、记忆与技艺的过程,是提炼文化基因的过程,使我们更认同、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体现了(   )
①文物体现历史,文物是民族血脉和灵魂        ②通过文物修复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在文物修复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④在文物修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
①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8•天津高考)“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5.(2018•江苏高考)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于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材料启示我们,必须(   )
A.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2016•北京高考)“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前预习参考答案
主旋律  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精神动力  道德修养  理想信念  文化事业  社会效益
二.基本  深沉  持久  经济   政治制度  基础  中华优秀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
自主探究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一:
1.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自主探究二:
1.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传承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可以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筑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凝聚精神力量。
2.(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D  2. D  3. B   4. B   5. C 6.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07 , Processed in 0.1458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