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必修四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部编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
2.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_____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______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不同的表述:
在不同的哲学传统中
在同一哲学传统中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
人、名与实、形与___、知与
___、心与物、理与___等关系
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西方古代哲学主
要关注哲学基本
问题____的内容
西方近代哲学研究
的侧重点则转向了
哲学基本问题________的内容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方法论角度: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
避的_________。
(2)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
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
2.世界观角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_____,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_____
_____的问题。
3.地位和作用: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_____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
_____和____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划分标准:
(1)唯物主义认为,_____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_____后有意识,_____决
定意识。
(2)唯心主义认为,_____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_____,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_____决定物质。
  •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试图从某些具体的_________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这
  • 就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
  • 观色彩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①把_________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
  • 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②它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
  • 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
  • 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历史观上
  • 的_________等局限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
  • 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
  • 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 的_________,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
  • 再分的物质结构
  • 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 主观唯心主义

  • 把人的_________(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 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客观唯心主义

  • 把_________(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答案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1.思维  存在   意识  物质
2.本原  同一性
3.神  行   气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1.基本问题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思维    存在
2.始终    必须回答  
3.世界   基本性质     方向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物质    物质       物质     意识    意识       意识
2.物质形态   自然科学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唯心主义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共同本质
3.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易错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谁决定谁及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科学回答。
议题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诱思: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探究:(1)搜集古代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观点。
(2)与同学分享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并判断他们都研究了什么问题。
【归纳·释疑】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者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二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3)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典例·示范】
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D.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解析】孟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是主观唯心主义,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他们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AB都片面,材料并没有探究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问题,D不选,正确答案是C。
拓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只要知识点扎实,就能从材料中看出孟子和王夫之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这两种观点都首先要回答谁是世界的本原。
【素养·提能】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科学精神)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天人合一属于什么观点?(科学精神)
提示:天人合一属于唯物主义。
  • 议题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 议题诱思:材料一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是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 探究:(1)搜集并归类整理哲学家的基本观点。
  • (2)与同学交流分享你归类整理出的哲学的基本派别。
  • 【归纳·释疑】
  •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2.哲学基本派别与哲学基本问题:
  •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 【典例·示范】
  • 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这两种观点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 C.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选C。泰勒斯和《管子》书中的《水地》篇都指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根源),这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这是其不足之处,正确答案为C。
【素养·提能】
南北朝时,以齐国宰相萧子良为首的一批社会名流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萧子良几次组织众人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
(1)这里的”“各指什么?(科学精神)
提示:指存在,指思维。
(2)范缜和萧子良观点各属于哪个哲学派别?他们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科学精神)
提示:范缜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其主要观点是存在决定思维,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萧子良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其主要观点是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课堂小结

84b1b18da683144383055cc8c1cf1a6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9:45 , Processed in 1.05471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