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教学设计260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逻辑上讲第八课主要讲如何吸收外来。第二框题《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主要围绕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介绍了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意义、文化发展对文化交流的要求,围绕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介绍了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意义.。明确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意义有助于学生自觉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教学目标】
  • 1.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
  • 2.理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重点]
  • 3.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难点]
  • 4.理解文化交融的意义
  •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2.科学精神:全面认识文化价值,明确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3.公共参与: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树立国际眼光,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教学重点
  • 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
  • 【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交融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敦煌》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立敦煌郡。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盛大辉煌,是为敦煌。季美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思考: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边,远离四大文明中心,大漠孤烟,是什么让一个沙漠之城成为盛大辉煌的敦煌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带着敦煌,因何而和敦煌,因何而两问题来学习这节课。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
  •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 第一幕: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 议题一:敦煌,因何而“敦”?——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 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敦煌,因何而“敦”?》和《敦煌文化发展的历程》
  • 让我们先从敦煌的佛祖的雕塑讲起。最开始的时候,由于释迦摩尼不主张设立偶像,所以,佛祖圆寂后,他并没有雕塑流传于世。后来希腊入侵东方,所以希腊的雕刻艺术传到了印度,印度的佛教徒按照自己心目中圣人的形象雕刻了佛祖的具.体形象。在敦煌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佛祖雕像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这就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 探究问题:敦煌,因何而“敦”?你从中能领会出文化交流的意义吗?
  •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敦煌文化因交流而发展,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敦煌——丝绸之路交通枢纽》
古时候,无论是东来西去,600多公里的路上,只有一个敦煌可以补充饮水和给养,为接下来的行程做足准备。当滞留在敦煌的商人和货物越来越多,作为丝绸之路交通枢纽的敦煌,逐渐走向繁华。伴随着贸易而来的,除了各种肤色的人群、各色各样的商品,还有不同的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生产技术,敦煌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和谐共生的乐土。所以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
探究问题:文化交流使古丝绸之路不仅成为一条通商易货之路,更成为一条知识交流之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2、文化交流的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3、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
第二幕: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议题二:敦煌,又因何而"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
探究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e3494ed3a15ffde92b318b5d71d883e7.png
  • 继续探究:为什么挖掘丝路文化精髓,要着力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呢?
  • 学生回答:
  • 教师总结:敦煌——丝绸之路交通枢纽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敦煌——丝绸之路交通枢纽》
从十六国开始,敦煌就成了各种文明交流的中心,借助石窟艺术,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这种形式,经北凉传给北魏,再由北魏传承给隋唐。到了盛唐时期,在武则天利用佛教加强统治的历史背景下,石窟艺术在敦煌得以繁盛,并出现回流现象。石窟艺术,不再是西亚和印度风格为主,而是融合了中原艺术,具有中原人间烟火气,这标志着石窟艺术完成了中西融合,形成独特的中国风格石窟艺术。
探究问题:敦煌莫高窟为何能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坐巅峰?这对今天的文化发展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敦煌文化因交融而发展
  •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 1、文化交融的必要性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探究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文化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的典型事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实例一:《沈绣中西结合的典范》
沈绣中西结合的典范,又名仿真绣,美术绣,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以沈寿(女)命名的苏州刺绣流派。它是在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刺绣艺术,在绣艺上沈寿独创了仿真绣,首用旋针来表现人物的肌理,运用丰富多彩的丝线调和色调,展示绣线的自然光泽,使沈绣的作品色彩调柔和自然。透气棚栩如生,沈绣与中国传统刺绣相比,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与特征。作品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了西洋油画艺术的用光用色,结合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使得作品立体感强、物像生动逼真。
实例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两千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例三:《徐悲鸿大师的油画》
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
实例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历史告诉我们,通过文化交融,相互借鉴,增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2、文化交融的重要性
对本国而言: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怎样交融)
对世界而言: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本课小结:

aec611adc8771e649ceb78817627a9ad.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14 , Processed in 0.97390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