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4]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2597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09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包括两目。第一目建设文化强国,主要讲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第二目,坚定文化自信,阐述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帮助学生懂得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这两目内容采用层次递进的讲述方式,以文化自信为落脚点,阐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原因,最后以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为本课乃至本册书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
  • 1.能够结合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政策,全面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 3.明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把文化自信建立在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基础上。
公共参与: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教学重点
  • 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 【教学难点】
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并观看视频《怒斥键盘侠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
思考:从习近平的论述中,你能体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是什么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习总书记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那么视频中的键盘侠是文化自信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这个视频搞笑的同时引发深思,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 国与文化自信》,一起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
  • 1、建设文化强国
  • 2、坚定文化自信
  • 第一幕:建设文化强国
  • 探究活动一:感受各种各样的文化
  • 探究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奏响什么样的主旋律?
  •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探究结果

7f011d38c5fd2ebbf87b259723a56ba3.png

d94d06bf928e3e643e6cca79d45fc155.png
  •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必要性: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地和颓废的等。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9ba4a795e18183dc59f3c3440d8e4664.png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材料一: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动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和空中的浮萍。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某市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为着力点,促进核心价值观从认同践行迈进,从价值遵循生活习惯转变。该市大力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当地茶馆文化、家风文化,融入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学校、社区、乡村、网络空间,让核心价值观切实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开学第一课》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学校为何要开展四史教育?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关、文化观。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需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何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科普日活动》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为何要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这体现了我国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

4e916e421c0e146b3b47ef5ce28f4da6.png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3-2018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提高到5.5%;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使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怎样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从材料一中得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国内)
  • 从赤二中得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国外)
  •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1)国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 (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
  • 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 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二幕:坚定文化自信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习近平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安排将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哪里?如何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材料二中看出,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1)夯实基础:
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依据: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贯通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共同垒铸了中国人民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一步增强我们文化自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探究结果

592112285a4c9a289f82a6d54de82e92.png
(2)文化底蕴:
措施: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依据: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探究活动阅读材料
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思想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这种高度自觉自信体现在五个方面:对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自觉自信,对党和国家事业光明前景的自觉自信。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最根本要求: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本课小结:

4ba539dec6f1d3d6f840b60a5c3e817d.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7:13 , Processed in 0.68736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