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选必1]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8920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公共参与:积极推进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点: 认识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合作探究】
议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彰显了哪些大国外交理念?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9年11月5~1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口博览会包括展会和论坛两个部分。在展会部分,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和国家展总面积36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比上一届多6万平方米;其中,国家展总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4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展;企业展总展览面积从去年的27万平方米增加到33万平方米,涵盖装备、消费、食品、健康、服务等五大板块、七个展区,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 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习近平在演讲中说,一年前,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更多朋友如约而至。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延续“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1)分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这么多国家的原因。
(2)请你在我国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围绕着“合作”这个主题,选择两条名言、俗语、成语典故或诗句。
答案 (1)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中国作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积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用自己的开放发展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2)示例:①人心齐,泰山移。②众志成城。③患难与共。④肝胆相照。⑤荣辱与共。(符合题意,两条即可)
【核心归纳】
1.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5a356a5a80032977a31968fd4b0e67e7.png
典例1 针对一些国家无视历史、法理与事实,对南海问题说三道四,我国明确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南沙岛礁上的任何行动都是正当的,其他国家无权对此说三道四。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  )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答案 B
2.从四方面把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表现
基本
立场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基本
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基石、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典例2 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 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 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选B。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认识国际政治现象的能力。材料列举不同数据强调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扶贫,履行了主权国家应尽的国际义务,同时也彰显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①④正确;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③不是上述做法的目的,错误。
探究点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理念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无疑已经处于当今时代的前沿,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发展新要求,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前途命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外交新理念新构想新战略,使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风格、气派更加彰显,也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1)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什么?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代中国发展新要求,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前途命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外交新理念新构想新战略,试举例说明。
答案 (1)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①外交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以及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新全球经济治理观等。
②新构想新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一带一路”。
【核心归纳】
1.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征程
(1)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主线。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我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以及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新全球经济治理观等,不断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典例3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发展起来的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外交新举措不断:实施互联互通战略、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国外交,受到世界人民广泛赞赏。这是因为我国(  )
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联合国创始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
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符合题意,中国外交受到世界人民广泛赞赏是因为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符合题意,我国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互联互通战略等都指向合作共赢,这也是我国外交受到世界人民广泛赞赏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我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不居领导地位,不起领导作用。故选B。
典例4 中国曾积极促成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机制,促成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终达成,又积极推动叙利亚、乌克兰、中东等热点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这表明我国(  )
是促进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领导者
在开展对外活动中积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积极促成六方会谈机制,积极推动全球热点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等,表明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①④符合题意;中国不是国际秩序的领导者,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我国积极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不符合题意。
知识网络

ceea4e5f57c07c9f92fcca2fc9aa8a8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4 13:00 , Processed in 0.72802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