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课件展示教材51页探究与分享,引入本课第一个问题: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2.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方法:
(1)合成式: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前提为几个联言支,结论是这几个联言支组成的一个联言判断。(合成式)
展示示例: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
所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
这个联言推理,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它们同时存在。
(2)分解式: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前提为联言判断,结论是这个联言判断中的一个联言支。(分解式)
课件展示示例: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所以,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这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
课件展示教材51页探究与分享,引入宣言推理及其方法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2.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种类:
选言判断分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推理也相应地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相容的选言推理方法:
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这种选言推理由于选言支之间是相容的,因而不能通过肯定其中一个选言支或几个选言支之后,就在结论中否定其他的选言支。所以,它只有一个正确式,即否定肯定式。
(1)正确的推理结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
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2)无效式:肯定否定式
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展示示例
不相容选言推理方法: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①肯定否定式:
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
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展示示例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2.含义: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种类:
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1)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
课件展示教材54页探究与分享:
张经理对李某说:“不做完这项工作,你就不能离职。”过了几天,李某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要求离职,张经理仍不同意。李某认为张经理失信,张经理认为李某曲解了他的要求。
提问:李某是否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 李某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张经理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不做完这项工作,就不能离职。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李某认为自己做完了工作就可以离职,就是犯了这个错误。
展示教材55页示例:
小芳与小玉相约:“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8点我们在教学楼前会面,然后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第二天上午,下起了小雨。小玉想,既然下雨了,小芳就不会去图书超市买书了。于是,小玉去小芳的宿舍,想约小芳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谁知小芳仍然去了图书超市。两个人见面后,小玉责备小芳食言,小芳却说小玉的推论不合逻辑。
这个事例中,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A有效式: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肯定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示例: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她们一定不去图书超市买书。
否定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示例: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她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B无效式:
否定前件,结论则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示例: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所以,患者甲的疾病不可能治愈。
肯定后件,结论则不能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示例: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的疾病没有治愈,
所以,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有效式: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否定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B无效式:
肯定前件,结论则不能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结论则不能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依据: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有效式: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示例展示:见PPT
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演绎推理的要求: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 积极思考,分组讨论
结合示例,把握进行联言推理的方法
结合示例,把握进行联言推理的方法
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结合课件展示内容,阅读教材,解决基础问题
通过示例讲解,把握相容选言推理的特点
通过示例讲解,把握不相容选言推理的特点
通过示例讲解,把握假言推理的特点
注意区分四个示例
阅读材料
注意区分四个示例
结合示例进行说明。
结合示例进行说明。
| 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形成对d联言推理的基本认识
通过示例讲解,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示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联言推理的方法
同时示例引入选言推理的知识
引导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
通过生活化示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假言推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假言推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