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超前思维的方法和积极意义。
2.公共参与:正确运用超前思维矛盾分析的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以及调
查研究的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超前思维故事二则》
思考:结合视频内容分析超前思维有哪些方法?超前思维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亲日派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而革命阵营内部的盲目乐观派却低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 -定变化, 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探究问题: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说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他得出这个结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分析过程: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1.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1)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2.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1)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3)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八八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和省政府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袋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
探究问题: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体现了超前思维怎样的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超前思维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继续探究:超前思维采取这种方法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过程:
- (1)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 (2)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也有不同的思维发散方法与诀窍。有人总结、发明了一些强制思维发散的技法,如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等。
探究活动三:继继分析材料《“八八战略”》
探究问题: “八八战略”,为什么不能是拍脑袋的产物而必需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才能提出来,这体现了超前思维怎样的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拍脑袋的产物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超前思维必需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4.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议题二:正确运用超前思维有什么意义?
探究活动四:阅读材《材料二则》
材料一 預測地震仍是当今世界性难题,但科学家们一直都在预测地震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如根据地壳破裂前出现电磁辐射异常的情况,寻找预测地震的线索,研究了一些植物对地震的敏感性,试图通过这些植物的“先知能力”获得与预测地震有关的信息等。
材料二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信心和决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超前思维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1.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2.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探究活动五:阅读材料《材料四则》
材料一 从自己的学涯规划,到远大的理想信念,青年学生都需要一点前瞻性,才可以真正做到我的未来不是梦。
材料二 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才能在供给侧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材料三 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态势的科学预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十四五”规划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出了科学规划。
材料四 我国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未来30年的发展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超前思维对青年学生、企业、社会、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3.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课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