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选必3] (教案二)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表现
3.思维的特征
关键能力:
1.了解思维风格具有差异性,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思维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2.掌握思维有共同特征,思维的意义,思维的作用
3.能够结合具体材料辨别思维的类型和思维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思维的共同特征,明确思维的方式。
2.公共参与:了解思维的基本知识,初步走入思维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9b4da9dffa32aec066729a4b416fb4bc.jpg
(1)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幅图案会被解读出多种含义?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点播:(1)图中既有酒杯的形象,也有人脸的形象。(2)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不同,对被观察的对象的加工会不同,因而形成的认识也会不同。
问题:论力气,人比不上大象;论奔跑,人比不上斑马;论攀爬,人比不上壁虎,那么为什么人可以成为万物之灵呢?
学生:思维
那到底什么是思维呢?
  • 思维的含义
(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1)当我们接触到火苗,第一反应是烫。这就是感性认识。(2)当我们冷静下来就会想,不能碰火,碰火会烫伤自己,我们要合理利用火,辩证的看待火,这时就上升到理性认识。
e91820b6a28d70e79a6320092a0db0e5.jpg
(1)当苹果砸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疼,这就是感性认识。(2)当我们冷静下来,会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经过探究会发现,苹果会落地时因为万有引力,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fdd812a2e9eb98a98f87b9a7ac90bd5c.jpg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ffd92eb9bbb8a5d56a18a1e529f587e2.png
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理性认识(       )。
A.是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B.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就是“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就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思维方式
【详解】
A: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A错误;
B: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但并不一定正确,B错误;
C:根据教材知识点,理性认识就是“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感性认识的升华,C正确;
D:正确思维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方式,D错误。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下列不属于狭义的思维的有(   )
昼夜循环、四季更替  万有引力水往低处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
①③:“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所以昼夜循环、四季更替和水往低处流 时一种现象不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万有引力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 思维的特点
  • 思维具有间接性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能预知天气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推断学生的想法。
  • 思维具有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水果一般指的是可以吃的植物的果实,口感通常是甜和酸;狗喜欢啃咬骨头。炎热的夏季,狗会张大着嘴巴,垂着长长的舌头。
  • 思维具有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面对盛着半瓶水的水瓶。悲观者仅仅看到只有半瓶水,感到绝望;乐观者看到的是还有半瓶水,感到还有希望;幽默的人看到水瓶可笑的外形;具有艺术气质的人却从中发现了瓶子的美和水的美。
0f8b72cbb36e213fbc8e76e3f3f124d9.jpg
【典例】天空中出现朝霞往往会下雨,出现晚霞往往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详解】
A: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A与题干不符,排除。
B:抽象性,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象性不属于思维的特征,B排除。
C: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题干中,人们把生活经验进行总结,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C符合题意。
D:思维不具有稳定性,因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复杂多变,但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排除。
【典例】我们平时看到的人,总具有高矮、胖瘦、年长年幼、男人女人等个性特征。“人”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会思维能劳动,这说明思维具有(       )
A.间接性,凭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B.概括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属性,把握事物的共同本质
C.形象性,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形成事物感性形象
D.能动性,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事物的正确认识
【详解】
AB:从人的个性特征中得出“会思维能劳动”这一人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特征,抓住内在的、共同的属性,把握事物的共同本质,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C: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之一,C不符合题意;
D:正确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D错误。
【典例】古代没有照相机,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并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经常会出现同一个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的现象。这表明(     )
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的特征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
人的思维活动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人的思维活动能够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解】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这与材料无关,错误。
②③:“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并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同一个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既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也说明古人的画像受创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②③正确。
:人的思维活动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错误。
【典例】台湾作家林清玄写了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这表明人的思维具有(     )
A.能动性        B.概括性        C.直接现实性        D.预见性
【详解】
A:题干主旨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出思维的能动性,故A入选。
B: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B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B。
C:人的思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即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排除C。
D:人的思维的预见性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判和前瞻,可见D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D。
【典例】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源远流长的戏剧国粹。脸谱是京剧的特色,演员脸上涂上不同的颜色以象征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京剧用脸谱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     )
A.能动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艺术性
“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这个对人的定义,体现了思维的(  )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       生动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解】
②③:对人的定义是从人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了人的共同本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对人的共同本质进行抽象的概括,又体现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材料未涉及思维的间接性;生动性不是思维的特征,①④排除。
故本题选B。
3、思维的方式
(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2)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5:51 , Processed in 0.94054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