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选必3] (教案二)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发散思维的含义
发散思维的技法
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聚合思维的含义特点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比较
关键能力:
1.采用比较法来学习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分别从含义、思维方向、主要方法等来进行比较分析。
2.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高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技巧的能力。克服思维的单向性,提高思维品质,培养乐于探究的精神。
3.把握事物的联系,提高从整体、全面的高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区分发散思维的技法。正确认识聚合思维的含义、方法和功能。
2.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发散思维的技法,恰当进行思维发散;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聚合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散思维的技法;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比较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的技法;发散思维的功能;聚合思维的功能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个老头慢慢地沿街边走着,看到一个小孩踮着脚想按一个门铃,但还是差了一点。于是老头走过去和蔼地说:“小朋友,我来帮你按吧。”说着,老头就按响了门铃,直到确信里面的人能听见了才放开了手。这时,小孩急切地对老头说:“咱们赶快逃吧,快!”
上述小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新课讲授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的含义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示例】柠檬富含维生素C,解决了西方人远程航海致命的问题——坏血病;柠檬汁是调制鸡尾酒和制造饮料的重要原料,西方人吃鱼时常滴入柠檬汁以去除腥味;柠檬不仅有软化肘部皮肤、保养皮肤、美发的功效,还有稳定情绪、明目、提神、润喉、强化记忆力、改善骨质疏松等功效。
(2)发散思维的特征
以问题(已知事物)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向,向新奇、独特之处,扩散、辐射。(四面八方的发散方向通常是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功能和作用。)思维过程具有流畅性,思路的变通性(或灵活性)思维结果的独创性。

10b73798b04eb101f7cbc5c82df03758.png
(3)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
①检核表法
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这一技法主要从他用、借用、改变、扩大、缩小、代替、调整、颠倒、组合9个方面进行思维发散。

db7986f852ab22209e395301d6bf9637.jpg

38d6a38f3ad290eaeeba3b616354ff1b.jpg
②信息交合法
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在常规情况下,很多想法会被人们认为“荒诞不经”而不予考虑。其中有的想法看似荒诞,但实际上可能具有解决问题的价值。通过信息交合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选。
【示例】玻璃与刻度相交合,就产生出“刻度玻璃杯”,饮水、服药液时,可用此杯来掌握服用剂量。将玻璃与刻度相交合,产生出“刻度玻璃杯”,这是把不同的信息进行交合,产生新的思路。
③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所谓“延迟评判”,是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仍然找不到问题之解时,不要马上下结论说“此问题无解”,而应该耐心等待灵感的到来。
头脑风暴法以会议形式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
【示例】某寒冷地区的电话线常被厚厚的积雪压断。为此,某电话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如何解决积雪问题。有人在会议上开玩笑说:“干脆给飞机绑个扫帚去扫雪。”受此启发,各种各样的意见纷纷产生,这次会议共产生了36个设想。
(4)发散思维优缺点
①优点: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②缺点: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
【示例】众所周知,水能灭火。但有人发现可燃物如果与空气隔绝也同样不会燃烧,于是人们发明了适应不同可燃物的“灭火器”。
受“发传单”的启示,某经营鲜牛奶和面包的公司,为增加面包销量,在鲜奶瓶上挂有面包种类、价格以及订单的卡片,每天由送奶工在送奶的同时发放并收集面包订单,再由送奶工将牛奶和面包一起送到订户家中,结果面包销量大增。
(5)运用发散思维技法要求
①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
②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2.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1)聚合思维的含义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示例】公安人员在破案时,从各种现象、各类可疑人员中发现作案人员和作案事实。
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了新式发电厂——气流发电厂。
(2)聚合思维的特征
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从众多设想中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最优解决方案,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思路具有归一性、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bf6645bd6bb70d48fac4327837d0e9f4.png
【示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自我复制”的假说来描述DNA的行为……他们将前人的多条研究思路进行聚合,将晶体结构、生物化学、信息复制等多个观念加以综合,终于揭开了DNA结构的奥秘。
(3) 聚合思维的主要方法、重要功能
①致思路向: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②主要方法:在思维聚合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③重要功能:它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4)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①客观基础:不同事物之间,不论其差异有多大,总会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具有可通约性。(共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必要性: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需要运用聚合思维
【示例】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5)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①客观基础: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合力作用的客观基础。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
③辩证统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6)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合力”的重要性
①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示例】科学家们对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各样的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鱼鳃上都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氯化物分泌细胞”。正是这个组织,使得海鱼长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却不咸。这是对各种各样的海鱼进行认识而得出的普遍性结论。这一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
1.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以下属于发散性思维的一项是(   )
A.司马光见到小朋友落入水缸,当“救人离水”行不通时,果断地砸破水缸,“让水离人”救了小朋友的命
B.病人因胸痛来门诊检查,医生根据经验考虑可能是气胸、肺炎、心绞痛等,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肺炎
C.根据草莓比香蕉贵,香蕉比苹果贵,苹果比桔子贵, 得出草莓比桔子贵
D.画家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事先要在脑海中将自己想要呈现的主题、构图和色彩进行安排,呈现出一幅草图
2.为了学习使用方便,有人发明了带橡皮的笔;天气炎热时,有发明了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为了方便出行,有人发明了印有火车时刻表的一次性纸杯。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的突破口、 新的思路
②用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方式
④列举法的运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对于聚合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是扩散、辐射
②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是收敛、集中
③揭示共同点, 把握规律性,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④目的是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3 + 1”聚合跃变思维模式的五步如下:第一步,寻找事物如真本质;第二步,跨越时空超级链接;第三步,分析元素锁定关键;第四步,元素重组聚合创新;第五步,分析利弊寻找最适。“3+1”聚合跃变思维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
A.过程具有流畅性          B.思路具有变通性        C.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D.结论具有猜测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3:30 , Processed in 0.88386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