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主题一:行己有耻
活动一:行己有耻的含义
赏视频,答问题:
1.“行己有耻”的含义是什么?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探究感悟
1.行己有耻的含义 P28①
课件展示
探究感悟
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展示“八荣八耻”
活动二:邱亮亮忏悔录
看视频,答问题:
结合P28“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问题解答
1.举止文明、言行一致、爱惜名誉、生活节俭、遵守交通规则、见义勇为。
2.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弄虚作假的人早晚会被识破,不仅会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而且会遭到人们的鄙视。诚实的人也许会一时吃亏,但最终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获得应得的一切。对于个人,说谎欺骗是自欺欺人,会让人失去信誉,遭到良心的自我谴责,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
探究感悟
2.行己有耻的要求 P28①、②、③ P29①②
展示课件
0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P28①
02.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P28②
展示课件
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的法庭。
行动前:审查愿望;行动中:监督调节;行动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活动三:曾经错误
探究感悟
2.行己有耻的要求 P28①、②、③ P29①②
03.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P28③
课件展示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塑造着我们自己
探究感悟
04.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P29②
课件展示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1. 青春渴望的表现 P24①
课件展示
-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主题二:止于至善
活动四:致敬至善中国人
看视频,答问题:
1.“止于至善”出自哪本书?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
2.“止于至善”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解答
1.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探究感悟
1.止于至善的含义 P29③④
课件展示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自展示课件:大学校训
活动五:微尘的由来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30“阅读感悟”
1.你是如何理解“微尘”?
2.从本视频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问题解答
展示课件:积善成德
活动六:
听对话,答问题:P30“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2.你会怎么做?
问题解答
1.A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不懈,积少成多,积善成德。B同学是追求至善的表现,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C同学要向童小勇学习,坚持去做,不要半途而废。D同学不能仅仅是羡慕学习榜样,更要努力去做,坚持到底。
2.做法:以学习的榜样为标尺,检视自己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探究感悟
2.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P29④-P32
②寻找好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P31①
展示课件
榜样是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展示课件:学习榜样
探究感悟
2.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P29④-P32
③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P31②
课件展示
杨震四知;朱熹: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活动七:辩论:要不要兼济天下
听对话,答问题:P31“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2. “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问题解答
1.独善其身,对自己扭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止于至善”,这是修身修德的根本。当这些德行具备之后,不但能发出道德的荣光,而且知道人生之路该怎样走,同时起到表率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帮助自己的家人以至天下众人,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仁德、忠敬、孝恭、慈爱、诚信等品质。
探究感悟
2.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P29④-P32
④以修身为本,兼济天下 P32
课件展示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的最好证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要点归纳
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P29④-P32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2019年12月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针对疫情的口罩等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某市在新闻媒体开辟“曝光台”“公德岗”“我投诉”“民声站”等栏目,通报卫生状况最差街道,公开曝光违章车辆,评选20种不文明行为,针砭违反公德的行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 ②做人要知廉耻,懂荣辱 ③知耻就会失去面子 ④“羞恶之心”引导人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19 长沙中考真题】“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看课件,思考问题
代表回答
看视频
思考问题
看课件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反思知耻
看课件
交流讨论
展示
看课件
看视频
思考问题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欣赏视频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看课件
欣赏视频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听对话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看课件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听对话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补充内容
看课件
做题
展示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视频欣赏中知道行己有耻的含义。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图片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再开发,视频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悟
图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新冠肺炎防治视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图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用形象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用形象的音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教会学生学会归纳
调整学习节奏,引出主题
用音频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熟悉教材,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