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七下] (教案四)2-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694
发表于 前天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2课时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树立主动、积极影响身边环境的观念,传递情感正能量。
2、学会通过传递积极情感影响身边环境,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3、知道情感是随着生活经历的不断发展逐步积累、逐渐丰富深刻的过程。
教学重点
传递情感正能量
教学难点
体味美好情感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体验教学、讨论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题
出示朗读者栏目《父与子》的视频,思考问题:
1、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你的感受是美好的情感吗?
学生观看视频,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选用社会影响比较大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感受美好情感。
析题
假如邀请你参加《朗读者》节目,你会把你的朗读什么?为什么?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
这些美好的情感对你们有什么帮助吗?
情境一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情境二
        七年级(4)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 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了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 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以上情景中,东东和亮亮的美好情感是怎么样产生的?
归纳:
(1)情由心生,美好的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2)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你说我说: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教师归纳: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1)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
(2)帮助他人。
(3)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4)欣赏艺术作品。
……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朗读前,接的访谈时,曾提到,在自己小学时因为调皮,被说成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人,甚至被学校开除了。
假如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评价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会产生怎么样的情感体验?你会怎么做?
如果听到这样的负面评价后的郑渊洁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了,还会有现在的童话大王吗?
他的做法启事我们负面情感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负面情感的作用。
学生根据个人的感受自由回答。
学生结合教材上的例子,了解情感产生的途径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感受到负面情感
通过对资料和分析,感受负面情感的积极的一面
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经历进一步感受美好情感,引出美好情感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实例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美好情感产生的途径,并举出更多的例子。
引导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找出创造正面情感的体检。
通过情景体验,感受负面情感
通过讨论分享,了解负面情感的积极作用。
(破题)
《朗读者》节目中有一群特殊的朗将朗读作为礼物送给已经离开人世的一位教授——著名金融学家和金融学教育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他曾将一生积蓄全部匿名捐献给了陌生的贫困学生。他的光芒照射了许多年轻学子,帮助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
播放朗读者《让我怎么感谢你》
你觉得赵家和教授在捐赠自己的财产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情感?(正面?负面的?)
视频中的朗读者,他们有怎么样的情感?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讨论与分享
展示教材P49《大军和邈邈》的故事
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体会情感的情感之间的共鸣,传递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对真实的事例观看,使学生明白情感正能量可以影响环境,影响周围。
通过对教材案例的分析,进一步体会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表现和作用
升题
生活处处是舞台表达、需要我们的回应、需要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正面的情感体验,通过改变环境传递正能量,传递美好的情感,掌握关心他人的技巧。
思考:除了朗读,你还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向你身边的人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吗?
教师朗读:送给在坐的每个同学
给生活一个微笑,道路还在继续,
不管未来有多远,微笑着走下去,
做生活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给他人一个微笑,
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
付出一份真诚,得到一份尊重;
传递一份爱心,感受一份温暖。
给自己一个微笑,让心情豁然开朗,
不为昨天而懊恼,
不为明天而迷茫,
快乐而知足,宁静而致远。
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升华主题,通过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朗读提升课堂气氛。
共享收获
教师对课堂进行小结
师生互动,根据教师板书,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20942c8533cbe017e5921758588b258f.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01:25 , Processed in 1.55099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