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学会区分四个特殊保护。
2、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3、体会法律的特殊的关爱和保护,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
|
教学重点
| 法律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的内容
|
教学难点
|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教学方法
| 情景教学、体验教学、讨论教学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引题
| (看新闻,知时事)
出示《少年打赏网络主播,两月花光25万》的新闻视频,思考问题:
1、看完视频,你对新闻中的小女孩的做法什么看法?
2、你认为视频中小女孩“打赏”给网络主播的钱可以要回吗?
(可以,因为小女孩还是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3、什么是未成年人?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 学生观看视频,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 选用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新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概念。
|
析题
| (谈新闻,得知识)
根据新闻,回答问题
1、 假如新闻中,打赏给主播25万元的是个成年人,那么可不可以把钱要回呢?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成年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通过比较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不同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法律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
3、结合教材95页,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还享受着那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继续展示少年打赏主播的新闻事件和图
4、结合新闻和教材思考: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特殊的保护?
(自身特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
展示资料: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习近平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条约之一。
(特殊地位: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5、你知道有哪些法律为我们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吗?
你知道有哪些具体的条款吗?
讨论与分享
有人说,小女孩打赏给主播的25万依法可以要回,而如果成年人打赏给主播25万的话就无法要回了,那么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呢?
| 学生根据个人的经验自由回答。
发现未成年人可以依法追回,成年人无法追回。法律给了未成年人“特权”,也是就法律为未成年的特殊保护。
学生结合教材上的例子了解特殊保护的内容,根据教材上的例子列举身边的例子。
通过对新闻事件中少先巨额打赏的原因分析,学生发言,得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辨别能力较弱等自身特点。
通过对资料和分析,学生归纳总结未成年人的重要地位。
学生阅读教材和已学知识举例
学生先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然后发言与全班同学进行共享讨论的结果
| 通过对同一件事情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身上的不同情况让学生理解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通过对教材实例的解读进一步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具体表现,感受法律的关爱。
通过新闻这一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未成年人自身的身心特点
通过展示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重视。
通过列举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法律及相关条款,增强法律知识。
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感受法律对未成年的特殊关怀。
|
破题
)
| (论新闻,找方法)
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很大的讨论和思考:
孩子母亲:“孩子一直和我们生活平时也比较听话懂事。我们虽然工作较忙,但可以说对孩子的关心从来都没有忽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让我们很震惊。”
上海市信息安全书长:据我们这个初步调研,然后也结合了相关的一些部门的一些数据,差不多在每个平台的有15%左右都是未成年人在观看这样的网络直播,但是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来说确实是非常缺乏。
专家建议,父母除了应为孩子空间,手机给孩子玩的时候,还是应管好钱财。另外,当下银行在打击电信诈骗的时候已经出台转账给他人24小时才到账的规定,给主播打赏是不是也可以设置类似的缓冲机制。
你认为,这次事件中,你认为谁应该负责?如何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
通过学生回答引出,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含义和保护主体,作用
牛刀小试:
判断下列案例中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哪种特殊保护?
1、近日、腾讯发布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微信版”,家长可在手机登录,随时随地使用游戏提醒、查询、设置等功能守护孩子。
2、“2016全国理性以“关爱成长 非成勿饮”为主题。全国主要酒类企业、经销商及各地酒协将在数百个城市同步宣传未成年人饮酒危害,同期展开“万店承诺不向未成年人售酒”活动,集全行业之力保护青少年远离饮酒。
3、2016年3月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安全日来临之际,我市各中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的“四个能力”和“一畅两会”,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活动 。
4、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我有话说:
了解了对未成年后,针对此次女孩打赏网络主播事件,有同学看了后发表感慨:既然打赏出去的还可以追回来,那我以后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权利,随便买东西啦,大不了事后让家长以我还未成年为名,依靠法律再把钱要回来……
思考:对这种看法,你怎么看?
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
(宪法和法律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
| 学生根据个人的经历自由回答。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家长……
学校……
网络管理平台,网络主播……
国家有关部门……
学生根据四个特殊保护的特点分析四则材料
学生对观点进行判断,并且说明理由,理解未成年人在享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时也不能滥用权力。
| 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和建议,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未成年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从而总结出四个特殊的保护。
了解四个特殊保的含义和主体,寻找身边的例子。
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
升题
| 思新闻,促行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未成年的的保护,不光是现实世界中身心的保护,在虚拟世界中,也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
展示新闻:《腾讯公益基金会携手联合国儿基会,捐赠1000万元发力未成年人上网》
思考:作为未成年人,你认为在虚拟世界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 学生联系课堂知识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发言
|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升华主题,通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意识。
|
共享收获
| 教师对课堂进行小结
| 师生互动,根据教师板书,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 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目标。
|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