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课题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课时 
 | 单元 
 | 第二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六年级 
 |  核心 
素养 
目标 
 | 政治认同:认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道德修养: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 
法治观念:知道我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健全人格:认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完法原则。 
责任意识:知道我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  重点 
 | 懂得发展人权事业的重要性及我国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程。 
 |  难点 
 | 在完法规定的原则中自觉尊重和保障人权。 
 |  
 教学 
方法 
 | 列举法、讨论法 
 |  教学 
准备 
 | 资料收集与整理 
 |  教学 
环节 
 | 教学活动 
 | 二次设计 
 |  问题 
导入 
 | 什么是人权?我国在保障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  探究 
新知 
 | 1.教师:你是怎样理解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明确: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小组研讨:阅读教材P39页,你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五大目标”有怎样的理解? 
(1)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2)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3)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工作; 
(4)充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 
    3.材料展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中国宪法的重要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权保障的宣言书。中国宪法以其最高的法律地位,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 
    明确:中国对人权问题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将人权写入宪法,而且还表现为积极推进本国的人权事业。 
    4.成就展示:中国的减贫成就就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最显著标志。 
教师播放有关中国减贫成就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5.了解“世界人权日”。 
6.活动一:找一找以下的事例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 
    受教育权: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文化权利: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可以去哪里读书。 
知情权和参与权: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环境权利:我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人权教育: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了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少数民族权利:在我的家乡西藏,很多学校都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7.小组研讨:阅读教材第41页并思考。 
教师提问:我国是怎样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 
明确:我国已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8.活动二:完成“活动园”中有关人权公约与对应的内容的连线。 
《儿童权利公约》: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  |  当堂 
检测 
 | 基础性训练: 
我国在哪些方面加强人权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拓展性训练: 
你了解哪些有关保障性住房的信息? 
   
挑战性训练: 
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说说六(1)班的同学们列举的事例分别是哪项人权? 
事例 
 | 人权 
 |  大学生助学贷款 
 |  |  建公共图书馆 
 |  |  政府网站查询要闻 
 |  |  农村饮水水质提升 
 |  |  汉藏双语教学 
 |  |  
  |  提炼 
总结 
 | 1.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在人权保障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4.我的收获还有:_________________ 
 |  板书 
设计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