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本课属于第三板块,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国家机关的产生”,让学生知道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活动,它的产生过程、机构组成属于较为抽象的内容,对六年级学生具有挑战性,因此编排为本课的最后一部分。 本课设定的第三个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任职情况。与此同时,让学生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含义有所了解,并知道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 
 | 二次备课 
 | 
1.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全国人民代表会有哪些职权吗?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国家机关,那这些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家机关”的产生。 
 |  |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 主问题设计1:认真阅读教材第48-49页的内容,了解国家机
 
  关的产生方式,思考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1)个人自学:教材第48-49页的内容。 
(2)小组互学:小组内交流,由1号整理、统一答案。 
(3)小组展学:选取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更正。 
3.教师引领提升: 
(1)向学生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使学生对会议流程形成系统的认识。 
(2)可以结合“国家机关的职权”一节的内容,引领学生回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职权。国家机关负责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就是接受监督的表现,使学生理解我国其他国家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4.主问题1预设答案: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 
【设计意图】: 
本部分内容由教材第48- -49 页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方式,引发学生对“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等问题的思考。通过知识窗与49页正文和图文的描述,使学生进-步加深对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方式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产生和任职方式。 
 |  | 
第二学程 
1.主问题设计2: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一府一委两院”这样的说法,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 
2.学法指导 
(1)自学教材第50页知识窗与活动园的内容。 
(2)小组互学:小组内交流,由1号整理、统一答案。 
(3)小组展学:选取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更正。 
3.教师引领提升: 
可以结合“国家机关的职权”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4.主问题2预设答案: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由大会选举产生“一府一 委两院”等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集中在开会期间行使,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在闭会期间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大部分职能。“一府一委两院” 等国家机关在日常行使职权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同时也受到人民的监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具体含义,认识到“一府一委两院”的设置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行使主权。 
 |  | 
第三学程 
1.主问题设计3: 
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2.学法指导 
课堂展示穿制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照片和工作视频,小组交流总结明确应当穿制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种类。 
3.教师引领提升: 
结合活动园和阅读角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穿制服是身份的重要象征和依法履职的重要标志。 
4.主问题3预设答案: 
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的国家机关有检察院、法院、工商、税务、城管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国家机构组织形式和身边日常接触的单位联系起来,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认识。 
 |  |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人民代表的产生及对其他一些相关知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并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了解一下相关内容,我们下一节课会更深入地学习。 
 |  | 
 5.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的产生 
          选举            组成 
     人民  →  人大代表   →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产生   ↓  监督 
                               “一府一委两院”   
      
 |  | 
教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