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早期文明发祥地 
课题 
 | 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六年级 
 |  核心 
素养 
目标 
 | 政治认同: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 
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懂得文明发祥地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法治观念:初步了解世界人类文明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健全人格: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习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独特贡献,萌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  重点 
 | 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四大发祥地和创造的灿烂文化。 
 |  难点 
 | 体会人类早期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第一部分内容: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 
天坛、苏州园林、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长城。 
思考: 
(1)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在哪些地区?他们有什么共同体特征? 
(2)为什们人类早期文明离不开大河流域呢? 
第二部分内容:亚非大河文明 
(一)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原因如下: 
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交通运输和贸易还有经济,文化的交流。大河文明,主要生活于大河大江附近。 
(二)展示黄河、长江。 
询问学生只有黄河和长江被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第三部分内容:人类的早期文明的意义 
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莫定了重要基础。 
(一)探索世界早期文明的奥妙 
活动:自主学习探究世界文明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形式自主探究) 
实施过程: 
1、同学们分为四组分别代表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 
2、四组学生分别根据老师发放的相应的自学资料和素材进行自学。 
3、提炼、归纳和整理“本河流域”的特征 
4、以“我是xx河流域”的代表,向大家进行讲述汇报,题目“我们的文明……” 
5、小结: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等,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假如让你穿越到古代,说一说你会做哪些让那个时代的人望而生畏、羡慕不已的事?你觉得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就会是一个出类拨萃的成功者!  
(三)总结: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现在学习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为了我们现在的文明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要知道,所有文明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展好我们现代文明。 
 | 二次备课 
 |   | 导入部分使用古代建筑,通过古代建筑过度到古代文明。展示人类早期古代文明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早起文明的分布结构以及原因。 
展示黄河、长江。向学生说明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播放两个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将信息记录下来,完成后面的表格。 
可以先邀请学生初步完成表格,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完善表格。 
老师事先搜集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的相关资料,将资料随机分给每一组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的归纳总结以及发言准备。 
 |  作业布置 
 | 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古代文明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预习下一节课。 
 |  板书设计 
 | 《探访古代文明》 
亚非大河文明 
黄河流域——半坡人 
长江流域——河姆渡人 
假如我穿越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