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8上] (学案一)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复制链接]

9687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5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
二、自主预习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状元实业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4.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93b068d08868e045b2579fb1015dd55.png
材料二: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爱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孙中山
请回答:
(1)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2)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这是为什么?
(4)孙中山对材料二现象的认识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怎样对待这种现象的?说明了什么?
四、随堂演练
1.右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6a98764630ea7c482e0023860aa1e887.jpg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      )
A.写封书信              B.拍有线电报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3.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      )
电报 电影 电脑 照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张骞  3.纺织业 面粉业  4.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三、合作探究
1.(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3)清朝特有的辫子,是满族贵族占统治地位的象征,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标志,辛亥革命后颁布剪辫令,剪去大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的新国民。(2)孙中山认为清朝官场称人为大人、老爷玷污了共和政治。(3)革除旧的官场称呼,改称职务,民间互称先生”“;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四、随堂演练
1.A 2.B 3.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07:36 , Processed in 2.97479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