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8上] (教案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复制链接]

9729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977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d3994c636b02bf740ce377e5adfa4ad9.png
  上图中展示的是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的背景
教师讲解: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2. 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展示课件)

fe50679b7de2b4f54e8b0d0df1632083.png
教师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
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红军开始长征(展示课件)
教师提问: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4.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列表概况有关遵义会议的有关信息。(展示课件)
时间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师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向成熟的标志。
目标导学二:过雪山草地
  1.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展示课件)

5f66ee088d2c349a88096ce622ffdb8b.png
c7072565697d5543eced044395465728.png
  学生回答: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2.教师讲解: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目标导学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的胜利要关注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两次,分别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和红四方面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2.教师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展示课件)

0f080a64ebafb714a9416375cc9fb455.png
渡过湘江后,红军由出发前的8万多人,
减少至3万多人.
教师讲述: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 教师提问: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三、课堂总结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代代高呼:长征精神万岁!
板书设计

798e15afbaea482de4e530a1d5afa567.png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该课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适当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要求,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再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09:50 , Processed in 2.65070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