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8下] (学案一)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制链接]

9641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11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年,在接见时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 ,
(3)倡导: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把以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
(4)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成为处理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年,在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没有参加的亚非会议。
(2)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
二、合作探究
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思考:当时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三、练习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2.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
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4.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6.万隆会议上出现了哪些不协调的声音 ?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独立自主的和平 2.(1)1953 周恩来 印度代表团 (2)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3)1954 尼赫鲁 基本原则 (4)深远影响 国与国之间关系 3.(1)1955 万隆 殖民主义国家 (2)求同存异
  • 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 1.C 2.D 3.B 4.A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05:49 , Processed in 1.1886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