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9下] (教案一)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制链接]

9687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51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4e94a4ca18118e98f34eca33f9b063d.png
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通过介绍1936年苏联宪法和苏联模式的确立探讨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abf8a5c4b5d1df3e9236e5a830239db0.png
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来源:Z。xx。k.Com]

a01fd9e940a80333fe020b046fa09ad8.png
苏联模式的评价。

e5ada8e13458e948ab7733b64ed560ca.png
讲述法、比较法。

da419544b2a16f482dc50bbee189b91f.png
1课时。

b44802a80e59c6f9c96132c30cab3603.png
(一)设置情景 导入主题
1939年苏联国歌歌词:您毫不留情地肃清了各种腐朽的敌人与卑鄙的奸贼。您是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人民的心脏和良知。其光荣使我们志更坚力更强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列宁的党斯大林的党英明的布尔什维克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与天才构建了我们未来的公社。列宁指明我们自由的道路斯大林带领我们继续前进。其光荣使我们志更坚力更强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列宁的党斯大林的党英明的布尔什维克党!
提问思考:列宁指明我们自由的道路斯大林带领我们继续前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带来什么影响?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__新经济政策__。内容包括:农业上:以__征收粮食税__代替余粮征集制;贸易上:允许使用__雇佣劳动力__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__自由买卖__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__自由贸易__工业上:允许本国和外国的__资本家__经营中小企业;分配上:实行__按劳取酬__的工资制。[来源:学科网ZXXK]
2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____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__积极性__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__工农联盟__促使国民经济__稳步发展__
3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苏联__。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__工业国__
4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__令性计划__下完成的。
5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开展了__消灭富农__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__集体农庄__的建设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61936年苏联公布了__新宪法__宣告确立了__社会主义制度__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__苏联模式__。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__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____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__
7苏联在较短时间内__实现了工业化__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__物质基础__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__优越性__赢得了巨大的__国际声誉__。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__代价__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苏联(俄)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和农业集体化这三大措施在农业经济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余粮征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只是一个短暂的措施;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度牺牲农民的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集体化也没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探究二 归纳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来源:学科网ZXXK]
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来源:学.科.网Z.X.X.K]
两条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三个影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发展。
四大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四)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869bf16d501e89e32d34c84165789980.png
[来源:学科网ZXX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07:36 , Processed in 1.55543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