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案
设计思路
教材本单元设计主旨在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提炼、表现能力,而本课能锻炼学生从选材构思到表现创作的综合能力。本课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主题性作品的选材和构思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以共和国成立60周年热点为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能否加强学生对情感体验的把握和表达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以往容易忽视的。本课教学中,除了能使学生了解选材构思等一般性的创作方法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自由度以使学生加强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投入成为重中之重。
课型 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2.能将生活中的体验经过选材、构思、提炼、加工,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素材搜集和整理形成教强的创作意识和创作敏感。
2.通过对作品多种表现形式的尝试形成教强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培养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对绘画题材的选择和构思。
教学难点
构思中对典型场景中人物形象、情节的把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视频:春晚舞蹈《千手观音》,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对作品中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环节。
教师总结:
⑴作品主题
⑵色彩和美术设计
⑶ 表现形式
1、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虽然表现形式不一,却有着共同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魅力,都是作者对自己的感受和创意进行的艺术加工。
2、板书课题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3、回忆建国60周年我们在学校和班级都举行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呢?
出示课件
⑴国庆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⑵你认为国庆充满了什么色彩?
4、教师: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创作一件国庆题材的美术作品,来庆祝共和国母亲60年华诞。同学们可以表现国庆期间印象最深,认为最有意义的活动。
5、教师演示,示范作品
(作品进行中邀请同学一起参与体验)
6、提出作业要求:
出示课件
根据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确定要表现的主题活动。
根据创作意图、作品主题的需要,选择一种表现手段,如线条画、色彩、拓印或纸版画等,进行绘制。
7、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辅导要点:
1、将自己的创作构思画成简单的草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各自的构思草图进行修改与完善。
2、创作过程中,仍可进行相互交流,交换各自所需的素材。
3、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构思,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要独立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交流的目的是启发创作灵感,而应避免相互照搬或套用一个模式。
4、教师应在辅导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画场景,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及动态表现的知识处理画面中的人物,成组人物的表现,应注意画面的均衡构图、前后遮挡、远近虚实等关系的处理。
三、课堂小节:
作业接近完成时,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已的作品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畅谈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理念,学生互评教师予以点评和积极的肯定。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相关网站。
学生在创作思路、舞美、服装、动作设计等方面畅所欲言,同学间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
把人们心目中神圣,形象唯美的千手观音作为表现主题印象深刻,色彩富丽堂皇,千变万化。
学生看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
国庆校园活动─升旗仪式、大合唱、班(团)队会、国庆晚会等
国庆充满了喜庆、祥和、火热的色彩。
同学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欢度国庆。
学生分析:
1、采用什么样的构图最能表现自己的构思?
2、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能达到好的表现效果?
学生小组合作。
1、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
2、采用适于主题表现的方法和手段。
3、创作过程中正确运用以往所学的透视、人体比例等知识的技能。
4、创作活动中与同学愉快地交流与合作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案1.doc
(43.5 KB, 下载次数: 0, 售价: 1 金币)
|
|